久久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久久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940节
小说作者:上山打老虎额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2.77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47:36
  谁料,张安世这边,希望捂着消息,陛下这边不制止不说,竟还要助一臂之力。
  他胡广可没有天真得那么彻底,毕竟是内阁大学士呢,一下子就想到了这里面的关键!
  内帑的银子,是这么好拿的吗?这内帑的银子拿了去,到底算是借的,还是算投资?
  若算投资,那么就意味着,张安世这些人挣了多少,就必须得按着利润奉还回去。
  横竖陛下才是最黑心的那个。
  当然,胡广也只能默默地在心底吐槽,这些话是没法摆出来说的。
  张安世当然也是明白这里面的意思了,于是尴尬道:“陛下,其实早先的时候,臣也考虑过这个问题,可后来……却以为不然,毕竟此事……虽算得上是名正言顺,可终究……还是与民争利!”
  “将来若是真相大白之后,臣等还好,虽是合情合理,可也不免被人说几句借此事由敛了一些财。可若是教人晓得宫中也参与,难免会影响到圣誉。所以……臣以为……此时还是不劳烦宫中为宜。”
  张安世说的情真意切,倒也说的过去。
  朱棣免不得有几分遗憾,不过随即,他收拾了心情,却振作道:“张卿所言,不无道理,既如此,朕也就不掺和了,卿等也要注意一些,不可竭泽而渔,朕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,一个月之后……即行明发旨意,至于今日之事,诸卿不可泄露,违者以欺君论处。”
  张安世忙道:“臣遵旨。”
  朱棣此时的心情还是很好的,他满面红光地接着道:“这一下子,许多事都有办法了。是了,这些东西,是何人所制?”
  张安世乐呵呵地道:“栖霞研究院,徐景昌等人为首,上上下下上百人,花费了一两年的功夫,才算完善。”
  “那个小子?”朱棣其实有些意外。
  这徐景昌,乃是朱棣的外甥,何况这家伙的父亲徐增寿,作为朱棣的大舅子,更是因为靖难时支持朱棣被当时的建文朝廷所诛杀。
  故而从前,朱棣对这个外甥也甚为照顾的。不过后来徐景昌跟随张安世做事后,朱棣已极少关心徐景昌的消息了,此时经张安世提醒,猛地想起,忍不住大笑道:“这家伙现在何处,将他召来?”
  张安世如实道:“他领着十数个伙伴,这些时日,一直都在王府里住着,就是为了测试这电报,搜集问题,好做改进。不过他们平日里,多是昼伏夜出,只怕现在还在休息呢,臣这便命人去请。”
  徐景昌出现在朱棣面前的时候,朱棣险些有些认不出来了。
  他显得成熟了不少,面上已没有了此前的幼稚,似乎因为眼睛有些不好,因而戴上了一个玻璃镜。
  “臣徐景昌,见过陛下。”徐景昌规规矩矩地行了礼。
  朱棣上下打量,不由道:“平日里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,今日见你,已是不认得了。此番……你鼓捣出了这个,可谓功勋卓著……”
  徐景昌道:“陛下,这是宋王殿下提出来的构想,且大抵的原理都已阐述,而臣等,不过是进行完善和改进而已,说不好听一些,其实就是试制出一些成品,进行一次次的试验,确定出一个最忧的方案,而后,再进行一次次的测试,寻找出测试过程中的问题,并且持续的改进。”
  “这电报所涉及到的机械、电磁学以及材料学,也不是一个人能办成的,不过臣算是领了个头,论起功劳,那也是上上下下这数百人的成果。”
  徐景昌一点儿也不好大喜功。
  倒是谦卑的很。
  当然,一方面是他如今醉心于研究,知晓想要继续带着大伙儿往这个方向深入下去,不给大家一点甜头是不成的。
  另一方面,身为世袭国公,还真未必将这些功劳放在眼里,说难听一点,这算啥?
  朱棣听罢,满意地颔首道:“那么,朕当如何赏赐你们?”
  “这个容易。”徐景昌倒是很是直接地道:“给银子,给更多的经费!现在研究院,最缺的就是经费,要招募人手,可不简单,寻常的薪俸,只能招募到寻常的人,若要招揽英才,这花费可不小。”
  想了一下,他接着道:“除此之外,还需有各种从作坊里特殊定制的许多仪器,专供研究和试验之用,臣一直想扩充研究院,设电磁所、材料所,还有原有的机械等所,也需扩充,眼下,这研究院,不过数百人,从前有不少培养出来的人,却被作坊和商行招揽跑了,若是再多给一些经费,臣便可高枕无忧了。”
  朱棣不由道:“这个好办,这些银子……朕给。”
  张安世在旁也忍不住道:“臣这边,其实隔三岔五也想办法,请各大商行的东家,与研究院的上下人等,进行一些座谈,其实也是解决经费的问题,让他们彼此交流,或许可以彼此之间,有所合作。研究院闭门造车是不成的,许多项目,都要有实际的产出才成。”
  朱棣深以为然地点头,接着道:“依朕看,这卓有成效者,还应该敕封学官,此事,可以归教育部来管。”
  说罢,朱棣看一眼解缙:“解卿要有一个章程。”
  解缙道:“遵旨。”
  顿了顿,解缙道:“宋王殿下说到不闭门造车,臣也感触良多,所谓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这研究院上下,偶尔也要隔三岔五,教他们四处走走才好,或许对他们,能有启发。”
  朱棣看一眼解缙:“解卿莫非是……想请人去爪哇?”
  “只是游历……”解缙脸不红心不跳地道:“臣没有其他的意思。”
  朱棣颔首:“你先拟章程吧。”
  “遵旨。”
  朱棣随即道:“对于外间的流言蜚语,就不必管顾了,大家各行其是,做好手头自己的事。”
  随即又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,道:“张卿实乃朕之子房,有张卿在,朕即便现在驾崩,也可无忧了。”
  张安世慌忙想要说点什么。
  朱棣却将手搭在张安世的肩上,语重深长地道:“好好保护你的项上人头,你这脑袋,可是宝贝,金贵的很。以后若还有什么这样的想法……可和朕说……朕给你做靠山,不要总是藏着掖着,以免滋生误会。”
  张安世道:“其实说到想法,臣这儿还有不少,只是……却都需研究院的配合,不过方才定国公方才说的对,眼下研究院随着研究的深入,早已细分出许多的学科,单凭这几百号人,人数还是太少了,就算有了想法,想要实践,也不容易。说穿了,这世上没有平白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,没有投入,是绝没有产出的。”
  朱棣饶有兴趣地微笑道:“那就给银子,想要多少,朕便给多少,张卿还有什么想法呢?”
  “这……”张安世搜肠刮肚起来,想了老半天,才道:“臣得再想想,过几日去研究院好好走一趟,看看……是否能有什么启发。”


第582章 分红
  研究院,张安世暂时是没有去的。
  不过交易所却是去的勤。
  当然,他去交易所倒并非是为了交易,毕竟交易需在幕后进行,自有许多人暗中代劳。
  他的露面,更多像是一次次的烟雾弹。
  每一次交易所的人见这位殿下又来了,一时之间,也不知是否又有什么变动。因而,在绞尽脑汁之际,猜测着此次可能会出现的涨跌,而背地里,张安世早已是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。
  一直以来,商人们对于张安世是极信任的,毕竟……张安世真能带大家发财。
  可这一次,显然这位宋王殿下是在吃独食,再加上各种关于张安世幕后操纵的消息传出,以至人心开始散乱起来。
  而张安世却不管这样多。
  依旧我行我素。
  刘记商行。
  刘鲁每日清晨起来,依旧还是先看当日的邸报。
  一般这个时候,一副茶喝完,这邸报也就看完了,紧接着,他便要出门,巡视自家的产业。
  他正预备出门,此时,管事的匆匆而来,带着几分焦急道:“老爷,棉价……前些日子大涨之后,今日突然跌去了不少……现在交易所那儿,许多人看风向不对,纷纷都在抛售,价格一跌再跌。现在才知道,其实昨日,就有人趁着棉纱还在高位的时候,悄悄的出货了,今日才有人察觉……老爷……咱们……”
  刘鲁一听,大惊失色。
  因为前些时日,棉纺价格大涨,许多人吃进了不少棉纱,毕竟这玩意,适合存放,而且这些年,对于棉纺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。
  刘记商行的其中一项业务,就是缝制成衣,以及供应被褥!刘鲁见眼下行情这样的好,自然而然,也就让人购置了不少,只是购置的价格,却在高位。
  他皱眉起来,看着管事道:“现在是什么价了?”
  管事的苦着脸道:“已到了昨日挂牌价的九成了。”
  别看跌的是一成,可对于大宗的棉纺而已,这已算是暴跌了。
  刘鲁顿时露出了肉疼之色,这转眼之间,自己就亏了四万多两银子了。
  当然,四万两银子对于刘记这样的大商行而言,并不算什么,可这也是真金白银啊,这真金白银对于商贾而言,是弥足珍贵的东西,哪怕是搁在手里,都不知能解多少燃眉之急。
  最紧要的是,原本刘鲁一直判断,棉纺品这些时日只怕还要涨,哪里晓得,居然跌了。
  于是刘鲁惊疑不定地道:“可有什么其他的消息吗?难道就突然下跌?”
  管事的便道:“现在还没有消息来,不过坊间流传,应该是有人已经提前得知了消息,所以赶紧抛售了手中的棉纺,这引发了大跌。”
  “又是提前得知了消息?”刘鲁的脸色白了几分,只觉得脑子嗡嗡的响,心头竟有几分无力感。
  做买卖……刘鲁没有怕过谁,他也算是白手起家,不过是寻常佃农出身,此后给一个小客栈的东家做伙计,因为相貌好,人又精明,被东家看中,便将自己的女儿嫁予了刘鲁。
  此后,刘鲁靠着客栈积攒下来的一点银子,借了新政的东风,再加上自己的商业眼光,迅速开始扩张,从成衣到客栈、酒楼,再到车马行等等买卖,他都有涉及,如今,他已算是这栖霞的商业巨擘,至少也算是数得上的一号人物。
  刘鲁对于生意的自信,绝非是空穴来风,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,眼光独到,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性。
  再加上这么些年在商界的打拼,也算是经过不少风浪了。
  可现在……他却突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无力感。
  就好像,他明知道市场上有一个对手,可这个对手,看不见摸不着,自己无论如何的算计,怎样的精明强干,就算使出浑身的解数,做出再怎样精准的判断,可对方就好像有仙法一样,总能预知明日发生的事,以至于刘鲁处处慢人一步。
  就如这棉纺下跌的事,如果不是有人提前得知消息,拼命抛售,若只按市场行情而言,刘鲁或许过几日,就能判断出在棉纺热之后,这棉纺的价格,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调整,因而,过几日……他也就可能会抛售一些,出些货。
  只可惜,现在有人更快更精准的判断,迅速出手,直接抛售,而这个时候,刘鲁即便后知后觉想要出货,也已来不及了。
  因为价格已经下跌,若是低价出货,那便是血亏,可继续死撑,未来的行情,在对方的抛售之下,又变得不明朗起来。
  刘鲁满心纠结。这是他第一次,滋生出这种毫无头绪的无力感,而这种无力感,并非是出在他一人的身上。
  此时此刻,栖霞许多的商贾,都能感同身受。
  原先的商业嗅觉,已经毫无用武之地了,所有的算计和手段,都好像儿戏一般。
  刘鲁心疼的不是四万两银子,他所痛心的是,自己引以为傲的生意经,如今形同废纸,现在几乎被人牵着鼻子走,动弹不得,颇有几分英雄迟暮的滋味。
  “哎……”刘鲁幽幽地长叹一声。
  一旁的管事犹豫了一下,还是道:“老爷,是不是咱们也抛一些?”
  刘鲁脸上尽是疲累之色,想了想,便摆摆手道:“不必了,这时候,已经迟了。”
  见东家这般心事重重的样子,管事之人,不免也露出遗憾的表情,道:“外间都说……这是宋王殿下的手笔,据闻这些时日,宋王殿下一直在交易所里头,挣了许多的银子,老爷……这宋王殿下他……”
  这管事的话还没说完,刘鲁就又摆摆手,随即道:“都说义不掌财,照理来说,商场之上无父子,可无论如何,宋王殿下,于我这样的人有恩,这些话,就不要提了……”
  他顿了顿,接着:“何况损失也不大,刘记商行,也不靠这个发财。这些时日,下头的各掌柜,让他们行事都谨慎一些,一些没有必要的采买,都停一停。”
  听到刘鲁如此吩咐,管事的一愣,却苦笑点头。
  要知道,刘鲁这样的大商家,之所以能有今日,完全出于他的激进。毕竟,人在风口上,都说猪都能吹起来!可实则不然,人人都隐约能感受到风口,可有人敢押上全副身家,追求超额的回报。寻常人却是左顾右盼,顾虑重重,直到与机会失之交臂。
  由此可见,像刘鲁这样的人,一旦抓住了风口,会有多激进。
  可现在,这管事却能感受到自己的老爷,一下子好像断脊之犬一般,再没有了此前的意气风发,如今变得畏畏缩缩起来。
  管事的只好点点头。
  他忍不住喃喃道:“这事……太蹊跷了,怎么说涨就涨,说跌就跌,总是能在消息出来之前出采买或是出货,这……宋王殿下,难道就这样手眼通天?”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967页  当前第940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940/967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