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久久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657节
小说作者:上山打老虎额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2.77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47:36
  汉王被罢黜了汉王爵位,现在还未恢复呢,可是朝野内外,还是习惯将朱高炽称为汉王。
  不过从前的时候,亦失哈若是这样说,朱棣必定大怒,可现在……朱棣似乎对此无动于衷。
  于是亦失哈继续道:“除此之外,还有周王、宁王回书,也无反对的意思。”
  朱棣颔首:“嗯。”
  他没有说什么,只沉吟片刻道:“用膳吧。”
  ……
  时间继续匆匆而过,又过了两日,有人来到了栖霞,拜访张安世。
  来人不是别人,正是礼部尚书刘观。
  此时,刘观正笑吟吟地与张安世彼此行礼,而后落座。
  看上去这个时候的刘观很开心。
  张安世道:“刘部堂此来,所为何事?”
  “只是来询问一下铁路的修建事宜。”刘观带着微笑道:“所以特来请教。”
  张安世看着刘观:“刘部堂不是礼部尚书吗?为何不是工部的吴部堂来?”
  刘观笑道:“昨日廷议,推举一人兼之主持铁路事宜,老夫毛遂自荐,诸公也纷纷欣然应允。所以如今,此等大任,便委在了老夫的身上了。”
  张安世道:“那工部尚书吴部堂呢?”
  “他是工部尚书嘛,只怕难以承担大任。”
  张安世:“……”
  虽说六部,可实际上,六部之内还是有鄙视链的。
  吏部被称为天官,而礼部的地位也不低,次一些的,乃是管着钱粮的户部,再次呢,则是兵部和刑部了。
  至于工部,却往往不太为人看重,它主管的乃是徭役还有修建宫殿、皇陵之类的事务。
  所以工部尚书也素来为人所轻。
  整个明朝历史上,工部尚书能名垂青史的寥寥无几。可是吏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、户部尚书为人传颂的数不胜数。
  见张安世看起来还是不理解的样子,刘观便道:“主持天下铁路修建,这可是大事,不只需位高者。最紧要的是,要有威名。如若不然,只怕天下各布政使、州县都不肯宾服,老夫其实也不愿承担如此大任,可国家兴废,老夫岂可束手旁观……”
  “好了,好了。”张安世摆摆手,而后便道:“那么恭喜了。”
  “哪里恭喜?”刘观叹口气道:“我得了旨,迄今为止还愁眉不展呢,身兼如此大任,实是……”
  张安世道:“你想学啥?”
  刘观恼恨张安世总是打断自己,却还是硬着头皮笑了笑道:“自然是铁路的修建之法。”
  张安世便道:“这个,刘部堂去向杨溥讨教就是。”
  “他年轻,资历太浅。”刘观端着茶盏,慢悠悠地吹着茶沫。
  刘观将资历二字咬得很重,作为洪武十八年的进士,这是刘观在朝最大的一个资本。
  毕竟明初开科举,所取的进士不过数百人。
  这数百人里,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,几个大案杀了一大半。
  等到朱棣靖难,余下的这些人,又因为不少都是建文旧臣,因而又杀了一大半。
  到了如今,经历了吕震、陈瑛等案,这洪武十八年左右的进士,基本上已经一网打尽。
  这满朝文武,刘观不客气的说,都是他刘观的晚生后辈。
  即便是那夏原吉,别看他是户部尚书,他算什么东西?不过是洪武二十三年的举人而已,知道什么叫含金量吗?
  张安世却是毫不犹豫地道:“你来问我,我也不懂,还是去请杨学士赐教为佳,我的心思不在此。”
  刘观见张安世如此,心里不免有几分愤怒,不过他还是将怒气压着,面上却笑着道:“其实下官也曾主持过河工,这铁路与河工,想来也相差无几。下官来此,其实是想知道,这铁路的银子……”
  张安世道:“这个……只怕不好学。”
  刘观道:“下官其实也知道一二,听说是发债。”
  张安世道:“对,是发债,衙门发公债,而后用未来的税银做抵。”
  刘观道:“可否向钱庄借贷呢?”
  张安世道:“好像也可以。”
  刘观顿时眼睛一亮,随即就道:“此事,下官需好好参详,若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……”
  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,也别来问我了。”张安世一点不客气地道。
  这下子,刘观的脸色再也维持不住的有些难看起来。这张安世实在是太年轻了,不晓得他这洪武十八年进士的含金量!
  自然,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和张安世撕破脸的。
  当下,也就没有再多问,起身告辞。
  这刘观前脚刚走,后脚,朱金便兴冲冲地来了。
  朱金喜气洋洋地道:“都督,听说天下各州府都可能要修铁路了,现在市场行情大振,咱们商行的钢铁作坊,为了将来不时之需,只怕还要扩建不可……还有许多的商贾,现在都对此志在必得,都要扩产……”
  张安世用古怪的眼神看了朱金一眼:“扩个屁,找死吗?”
  朱金道:“修一条铁路,尚且各个作坊的产量不足,若是天下许多铁路都动工,到时……”
  张安世冷笑道:“我瞧你很懂做买卖。”
  “不敢,不敢。”朱金见张安世的脸色有变,便苦笑道:“只是现在外头……商贾们都振作不已,只等着这一次……”
  这种感觉是可以想象的,右都督府修建铁路,大家可都吃了肉,而如今,这铁路要是在天下各省修建,这是多大的利润啊。
  这么一大块肥肉,谁抢占了先机,谁便可以一夜暴富,换做任何人,都无法克制这种欲望。
  张安世道:“商行这边的钢铁作坊,不得随意扩产。当然,可以扩张一些,却也有节制,要做好过冬的准备,我瞧着……要出大事了。”
  “啊……”朱金惊得说不出话来,缓了缓才道:“可外头的行情……”
  张安世意味深长地道:“外头行情怎么样,我不知道。可我知道读书人是什么样子,这一下……真要出天大的事了。”
  朱金心中大惊,因为以他对张安世的了解,张安世可极少从自己的口里说出出大事之类的话,哪怕是刀兵之祸的时候,张安世也表现得还算稳重。
  现在这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,朱金不禁动容:“小人明白了。”
  张安世道:“去吧。对了,除此之外,模范营的军需,要好生供应,最新的武器,都要尽快列装,让他们及早进行操练。”
  “是,是……”
  张安世吁了口气,他皱眉起来,挥挥手,像赶苍蝇似的:“去吧,去吧。”
  次日,一份诏书开始昭告天下,乃是事关铁路修建的诏书,准许各布政使司修建铁路。
  一月之后,一批朝中命官纷纷至栖霞,观察铁路司,试乘铁路。
  至永乐十三年的年末,便有一份份奏报送上京城,请朝廷恩准修建铁路事宜。
  事情的进展,出奇的顺利,太平府内,欢声雷动。
  似乎一下子,一个美好的前景,已出现在所有人面前。
  直隶这边,却只规划了直隶的一条铁路,相对而言反而保守,是以栖霞为枢纽,将整个直隶的府县联通起来,至于贯通的时间,因为不同地方修建的难度不同,则计划拟为三年。
  左都督府有蜀王朱椿,所以合作的进展颇为神速,这左都督府的铁路,也一应划归铁路司管辖。
  到了岁末。
  张安世携妻带子地来到东宫,太子妃张氏今日的心情,是格外的好,拉扯着徐静怡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。
  张家的小儿子年纪还小,已被乳母抱着在张氏和徐静怡一旁。
  张长生很高兴,他努力地迈着步子小跑,兴冲冲地一把抱住朱瞻基的腿,拿脑袋拼命地蹭,口里含糊不清地道:“哥,哥……”
  朱瞻基不喜欢小孩子,尤其是母妃也疼爱的孩子,捂着张长生的眼睛道:“你数数,等我藏好来找我。”
  张长生高兴地道:“好,我会数,我会数,一……二……三……四……”
  数到四的时候,就急不可耐地四处张望,左看看,右看看,却发现朱瞻基早已没了人影。
  朱瞻基寻到了张安世,见张安世一人正独自坐在偏殿的台阶上,朱瞻基便上前,并肩地与张安世坐着,道:“阿舅……”
  张安世道:“你这小子,越来越大了,再过不久,该成婚了吧。”
  朱瞻基皱起俊眉道:“我不要成婚……”
  张安世道:“胡说八道,不过……”
  朱瞻基道:“不过什么?”
  “阿舅得给你挑个好媳妇。”
  朱瞻基拉下脸来:“阿舅……你胡说什么。”
  张安世语重心长地道:“我才懒得关心你的婚事呢,要不是因为姚公……”
  “姚师傅?”朱瞻基一脸诧异道:“姚师傅怎么了?”
  “当初你姚师傅夜观天象……”
  朱瞻基道:“姚师傅不是僧人吗?僧人也观天象?”
  张安世道:“这是一个意思,历来高僧和修仙之人其实都差不多,没什么不同,他们只是修习的门道不一样而已。好了,我们不必在意这些细节,总而言之就是,姚师傅说……皇孙断断不能与孙姓之人婚配,如若不然,必有劫难。”
  朱瞻基道:“孙姓?”
  张安世一下子紧张起来:“咋了?你还真就已经和姓孙的有了一腿?”
  朱瞻基道:“倒也不是,只是……张家的夫人……总是和母妃说……有一孙氏人家的女儿,很是贤德……”
  “哪一个张家?”张安世大惊失色。
  朱瞻基道:“不是你兄弟张軏的嫂嫂吗?她是永城人,好像和那孙氏是同乡。”
  张安世听罢,竟是说不出话来。
  这一下子,罪魁祸首算是找到了。
  张軏的嫂嫂,即是张辅的夫人,张辅的夫人乃是永城人,于是推荐了自己的同乡孙氏给他家姐姐张氏,紧接着,一个姓孙的女子随之入宫。
  十年之后,这个孙氏的女子即将成为大明的皇后。
  而她将生下一个儿子,这个儿子既是后世大名鼎鼎,几乎断送了明朝江山的英宗皇帝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967页  当前第657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657/967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