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久久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141节
小说作者:上山打老虎额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2.77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47:36
  当然,等大家能买到的时候,可能确实是在十天,甚至一个月之后,可也比从前的强得多。
  于是,单单江西这边的代理,就收到了七万份的订购!
  这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,也就意味着,继这一年一刊的八股笔谈,书商们通过和张家的合作,又多了一个稳定的财源。
  此时大家算是服了,于是疯了似的派人往京城催货。
  而京城这里,又得到了无数的订单,不得不拼命加印!
  哪怕赶不及院试了,市场上对此的需求依旧还是巨大,毕竟……五十万一售而空,可绝大多数的读书人,依旧还没有买到第二版。
  张安世不得不定下了加印三十万本的目标,除此之外,根据各省传来的邸报订购量,预备发布第二版的邸报。
  这邸报,张安世可是从不夹藏其他东西的,里头所有的内容,都由通政司进行整理和校对,张安世只负责维护渠道,进行排版印刷即可。
  至于其他的盈利手段,现在还不能动,时机未成熟。
  这巨大的印刷缺口,也带来了印刷业的繁荣,除了几乎整个京城的印刷作坊如今都与张家进行合作之外,张安世也打算在栖霞渡口这儿,兴建一处规模庞大的印刷作坊。
  朱金为此,又开始忙碌,他现在其实有点被这操作吓疯了。
  一本书卖八十万本,是什么概念?
  可怕的是,这八十万本,可是每一本三两银子,刨除掉书商的微薄利润,运输的费用,以及印刷的成本,剩余的纯利润,也是朱金想都不敢想的。
  一船船的银子,现在已开始往京城这里送了。
  那张家,在渡口那儿,只建了一个仓库,就那么一个临时仓促,却是数不清的金银随意堆砌。
  没办法……实在太多了,日进金斗,数银子都数不过来啊!
  为此,张安世已招募了不少信得过的壮力,让他们守着。
  张安世都不禁为自己的义举感动得要哭了,总共招募来的七十多人,没一个保护他自己,全是去保护银子的。
  自然,现在京城已经骂声一片了,不少读书人晓得了地方上的情况,有的通过家书,有的是从南直隶各州县的反馈,各种叫骂声不绝。
  这是绝户钱啊,真正的是黑了心!
  可骂归骂,张安世毫发无损。
  而他则在渡口这里,开辟了一个校场,专门是给丘松玩火药的。
  丘松在这里是混的如鱼得水,乐此不疲。
  火药并不是纯粹引爆这样简单,可能对于有的人而言,只是如此。
  可是专业的人就是不一样,他会根据药量的多少,火药埋藏的位置来确定爆炸之后不同的效果。
  至于这火药包里添加什么,哪一种火药包杀伤力最大,哪一种火药更适合摧毁建筑,这些统统都是大学问。
  这就是专业!
  只有把一样东西研究透了,了解它的所有特性,那么同样的火药,在丘松的手里,和其他人的手里所造成的威力,就完全不同了。
  一种是毁天灭地,而另一种,可能只是造成杀伤而已。
  “大哥,俺觉得丘松很危险,他迟早会被自己的火药炸飞的。”朱勇表示自己很担心。
  张安世一脸无奈地叹口气道:“你们都是看见的,不是我怂恿他玩,是他自己要玩的。”
  轰隆……
  一声巨响,又是地动山摇。
  剧烈的爆炸,似乎又让张安世打了个趔趄。
  埋藏在地下的火药,破茧而出,无数的碎石和泥土漫天飞起,硝烟升腾而起。
  丘松平静地抬头,看着那升腾而起的小黑蘑菇,又低头,若有所思。
  张安世只好又一声叹息:“叫个人看着他,俺们别在这里了,出了事,淇国公得杀我们脑袋祭旗。”
  而这个时候,郑和的舰队已经返航了。
  他的舰船抵达了松江口,永乐皇帝命太子朱高炽亲去迎接,进了京城之后立即入宫觐见。
  据说在文楼里,朱棣关起门,与郑和私谈了足足三个时辰,以至于连朱棣最心腹的亦失哈,也只能在文楼外看着。
  宦官之中,亦失哈虽表面上最得宠,可亦失哈心里最是清楚,陛下最信任的,乃是郑和。
  毕竟,一支舰队数万人马,加上数百舰船,这都是大明倾尽国力缔造。海上不比陆地,人一旦下海,朝廷就鞭长莫及,朱棣却将这一切交给了郑和,自然是深信。
  朱棣不但信任郑和,也认可他的能力,相信他能够将舰队完好无损的带回来。
  在与郑和商谈之后。
  朱棣是一夜未睡。
  他的心里似有野马。
  这身躯已经装不下他奔放的脱缰野马了。
  大漠……
  西洋……
  千秋功业。
  千秋功业,触手可及,可又似乎距离很远。
  沿途你会遭遇无数的困难,会有许多的挫折,你要忍耐,要受得住打熬,寻常人一听这些困难,定然会毫不犹豫的退缩。
  做皇帝富有四海,佳丽三千,每日沉浸其中,难道不好吗?
  此时的朱棣,骨子里似乎有太祖高皇帝的血脉在觉醒。
  他在寝殿之中,虎目猛地变得宛如刀锋一般锐利,口里呢喃:“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!”
  干了!
  不但要干,而且还要干的漂亮。
  郑和是个稳重的人,他没有向朱棣提及海上的壮阔,也没有提及这一路来所承载的荣耀,更没有提及那倭王眼见大明舰队之后,那眼里的恐惧,以及表现出来的顺服。
  这些都不必说。
  他只是告诉皇帝,沿途很困难,损耗很大,舰队花费也是巨大,随船的军户以及水手有大量的怨愤情绪,遭遇风暴之后,再伟大的舰队,在这暴风雨面前,也犹如飘零落叶。
  苦难、风险、未知!
  而若是要下西洋,就意味着……更多的苦难,更多的危险,还有那未知的未知!
  朱棣不是赌徒,虽然在别人看来,他的人生就是一场场的豪赌。
  他每一次做艰难决策的时候,却往往都在考虑最坏的情况。
  而一旦他下定了决心,那么就再没有人可以阻止他了。
  这一夜,徐皇后梦中惊醒,宛见在宫灯昏暗灯影之下,朱棣犹如疯子一般,在殿中焦躁地疾走。
  她没有动,也没有说什么,此时若是醒来,势必引起朱棣的歉意,于是继续闭着眼假寐。
  旭阳初升,天色微亮,朱棣便立马对外头值守的亦失哈道:“召百官!”
  亦失哈领命而去。
  琼楼玉宇之内,无数的偏殿和侧殿以及楼宇环绕之下的正殿之中。
  百官齐至。
  朱棣高高坐在御椅上,面容带着几分肃然,当着百官的面,朱棣沉声道:“来人,呈百官阅览。”
  一声令下,一队已经早就准备好的宦官走了进来,拿着拟定的清单,随即分发给诸臣。
  解缙先得一份,打开一看,虽然事情早就有所预料,但是解缙看过之后,还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。
  这是下西洋所需的钱粮。
  这一次规模更大,可以说,足足要比去倭国规模庞大了三倍。
  如此庞大的船队,就宛如一支庞大的军队,解缙看过之后,就陷入了沉默。
  其实百官都沉默了。
  太子朱高炽侧坐在一旁,他欠着身,只看了清单,小心地折好,也什么都没有说。
  朱棣见这满殿的沉默,倒是缓了半晌,才终于开口道:“诸卿以为如何?”
  大殿之中,却只有朱棣的回音。
  百官哑口。
  朱棣眉头一挑,再次厉声喝问:“如何?”
  “……”
  某种程度来说,在百官的心目中,陛下这还不如建文皇帝呢。
  建文皇帝干了几年,也只干一件削藩,虽然这事也干砸了。
  但是人家不瞎折腾啊。
  这清单之中所需的钱粮花费,可以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。
  至少折银三百万两。
  两万人力,囊括了士兵、医生、厨师、后勤、记录官、水手、通译,除此之外,还需采买大量的瓷器、丝绸制品、茶叶、印刷纸张,以及大量的武器。
  近千艘舰船,如此庞大的规模,实在难以想象。
  何况,大明已富有四海,为何要浪费民力和财力,去开拓四海?这简直就是笑话,富人会去惦记着乞丐的一点吃食吗?
  有这么多的钱粮,不如改进民生,多给几个省的免赋!
  百姓们已经很艰苦了,前些日子,在上元县,陛下还杀了良民黄仁义呢。
  此时,朱棣却是先看向了朱高炽,道:“太子,你来说。”
  “儿臣……”朱高炽脸憋得通红,他跪下道:“儿臣觉得,是不是有些过了,何不如缩小一些规模,先行探路。”
  朱棣道:“朕也曾这样想,可是从郑和去岁往倭国那儿得知,如今四海之中,海盗四起,规模较大的海盗,竟有两千人之众,所过诸国,也不乏狼子野心之辈,倘若不是如此规模,一旦遭遇袭击,亦或遭劫,大明当如何处置?”
  朱高炽听罢,便道:“父皇深谋远虑,儿臣……儿臣没有预料,实在万死。”
  朱棣目光一转,却是又看向了下头的百官,道:“你们也都说一说,朕是很宽仁的,有什么话,但说无妨,绝不加罪。”
  百官们似乎就在等这一句话呢,他朱棣不说还好,一说,就顿时满殿哗然起来了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967页  当前第141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141/967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