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久久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236节
小说作者:沙漠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4.65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31:09
  穿过一条条街道,杜鸿盛领着秦逍和韩雨农骑马行走于洛水之畔。
  杜鸿盛当年是从京都外派到西陵的官员,早年在京都待过不少日子,所以对京都到很是熟悉。
  一路颠簸,杜鸿盛虽然疲累,但是进了京城,整个人便精神起来。
  “京城里有三条大河,洛水、谷水和饶水,都是自然水引入。”杜鸿盛含笑道:“早在前朝的时候,京都就以洛水为基,修建了许多渠道,交通运输很是方便。城中有坊,坊中有河,河渠相通,纵横阡陌。”看向边上的洛水河面,继续道:“水道可以往城中运输货物,除此之外,还可以顺河游览。有句话说得好,北人骑马南人撑舟,南方人不擅长骑马,到了京都,更喜欢乘舟在河上游览,你们瞧,那边就有两艘小周,撑舟的是船娘,上面的客人,应该是从南方过来的。”
  秦逍看的清楚,小舟是乌篷船,并不大,撑船的船娘身材都很是窈窕,撑船的动作甚是娴熟,他在西陵,少有坐船,忍不住问道:“杜大人,这船资是不是很贵?”
  “那倒不贵。”杜鸿盛不必再经受路途颠簸,心情似乎也舒畅不少,饶有兴趣地解释道:“这些船娘带着客人顺水游览,可以帮他们说明两岸的风景,你们都知道,这京都城在前朝的时候开始,就是都城,前后加起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,京都的每一条街几乎都有故事,这些船娘熟记京都发生的逸闻野趣,再知道一些典故,足以向客人说的头头是道。而且大部分船娘姿容也都过得去,船资不贵,可是客人们一旦心情好,看在船娘能说会道而且长相不差,也会给些赏钱,依靠这些收入,勉强可以为生的。”
  秦逍微微颔首,他知道男主外女主内,只要家里生活还过得去,绝不可能让女人在外面挣钱谋生,这些船娘出来抛头露面撑船为生,定是家中艰苦,不到万不得已,自然不会如此。
  “顺着这条河往前走,可以到京都东市。”杜鸿盛对京城的情况似乎是了若指掌:“如今也是京都城内最繁华的地方,那里商贾云集,热闹非常,回头你们若是有空,可以到东市转一转。方才我们经过那几条街,货物就不少,可是东市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,京中的达官贵人们,也都经常会出现在东市那边。”
  “杜大人,既然有东市,是不是也有西市?”秦逍问道。
  杜鸿盛笑道:“不错。说起西市,二十多年前,依然是京都城最热闹的地方,当年可比东市要繁华的多。”随即叹了口气,道:“不过现如今西市已经凋零,早就比不得东市繁华热闹。”
  “那是为何?”
  “兀陀人。”杜鸿盛道:“我大唐曾经威服四海,四方蛮夷无不俯首臣称。那时候兀陀汗国还没有成气候,而且还向我大唐称臣,自然不敢挡住大唐与西域诸国贸易的商道,所以那时候西域诸国的商人都会来到京都城。我大唐海纳百川,气量宏大,不但允许外国商贾在京城做生意,而且还专门建了西市,西域诸国、渤海国、兀陀汗国、东海诸国,甚至北方图荪人,都会出现在西市,毫不夸张的说,当时的西市,拥有普天下所有的货物,但凡你想到的东西,在西市都能够买到。”抬手抚须,轻叹道:“我还记得,那时候西市每年的税收,就已经是个天文数字,商贸繁华,我大唐的国库也是充盈无比,有了银子,帝国兵强马壮,越是强大,外邦与我们的贸易就越大,如果不是兀陀汗国……!”苦笑摇头,没有说下去,但秦逍和韩雨农却都明白他的意思。
  没有兀陀汗国控制商道,大唐与西域依然商贸往来,这对双方都是好事,而且大唐的国库也不会因为商路中断而遭受严重的打击。


第372章 去而不返
  韩雨农虽然也会四周张望,但却很少说话,眉宇间也不似杜鸿盛那般轻松。
  “这样说来,西市那边现在已经见不着西域胡贾的身影了?”秦逍问道:“兀陀之变后,大唐断绝了与兀陀汗国的贸易,但兀陀人多番请求,帝国最终还是重新开通了与他们的贸易。我去兀陀的时候,有许多唐国商贾在兀陀汗国做生意,甚至有些胆大的也会去往西域,怎地西域胡商没有继续来大唐?”
  韩雨农终于道:“说到底,还是兀陀人的手腕。兀陀人对戏征战多年,灭了数国,已经让西域诸国胆寒。西域人喜欢我大唐的货物,我大唐对西域的货物也是很有兴趣,兀陀人控制商道的必经之路,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他们早就生出了坐收其利的心思。西域胡商的货物,还没进昆仑关,七成就已经被兀陀人收购,他们入关之后,高价卖出,转眼就是十几甚至数十倍的利润。就像大唐商贾出了嘉峪关,除非是缴纳重金跟随西陵世家的商贸行出关,否则货物也大都会被西陵商会收购,他们再运到兀陀那边重金卖出去。”
  杜鸿盛颔首道:“韩都尉一语中的。当年商道畅通,大唐和西域诸国直接贸易,那时候的货物价格即使比现在低,双方依然是获利丰厚。可是如今中间横亘着兀陀汗国甚至是西陵世家,他们就像挡在道路上的两头怪兽,吃人不吐骨头,大部分的利润,都落到他们的手里,大唐和西域商贾风餐露宿九死一生做了买卖,利润却是越来越低了。”摇头叹道:“虽是如此,好歹这些年两边的贸易还在继续,国库多少还有这些进项,如今西陵落入叛军之手,国库就只能是雪上加霜了。”
  “都尉大人,咱们是否直接去兵部?”秦逍自然不会忘记此行京都的主要任务。
  韩雨农还没说话,杜鸿盛已经道:“京都城内一百零八坊,酉时一到,各坊就会封锁起来,互相之间不得走动。兵部衙门在皇城东边的朱雀大街,现在过去,要穿过至少十几处街坊,这天色也已经暗下来,咱们走到半道各坊就会封起来。”
  秦逍知道京都城很宏阔,却不想竟然有一百零八坊之多,吃惊道:“京城如此严苛吗?”
  “这里毕竟是京城。”杜鸿盛正色道:“天黑之后,京都府的官差就会巡街,除非你是皇亲国戚,否则不管是谁,发现在夜里四处乱走,二话不说,抓回京都府再说。”向韩雨农道:“韩都尉,咱们再往前走一段路,就是四平坊,里面有不少客栈,从外地进京的人,不少都会在四平坊里住下,咱们先去那里找家客栈住下,明日一早卯时开坊,我先去吏部述职,尔后再一起去兵部报讯。”
  韩雨农知晓京都外派的官员一旦入京,第一个要去的就是吏部,详细告知入京的理由,否则就是擅离职守,真要追究起来,轻则罚俸,严重起来,罢官免职也是常有的事。
  所以外放的官员老老实实守着这条规矩,入京之后第一个拜的码头必然是吏部。
  杜鸿盛多年前被派往西陵甄郡担任郡守,是吏部所派,自然不敢违了这个规矩。
  三人骑马到了四平坊,这里果然是客栈众多,秦逍身上不缺银子,找了家门面不小的长乐客栈,要了三间客房。马匹也自然有人牵下去喂料。
  秦逍在兀陀卖了珍宝,得了三十万两银子,这是一笔极为庞大的财富,几十万两银子的银票秦逍一直随身携带着,除此之外,身上也还有一点散碎银子,即使是身处京都,有这些银子在身上,凡事倒也不足为虑。
  三人日夜颠簸,从西陵赶到京都,却也都是疲累得很。
  秦逍叫了一桌好酒好菜,酒足饭饱之后,秦逍又出去买了三套新衣裳回来,虽然不能出坊,但在坊内却很自由,而且这四平坊里也有不少商铺,买几套新衣服自然不是难事。
  明日要去兵部,三人一路上风尘仆仆,衣裳也是脏的不成样子,秦逍寻思着既然要去兵部,总要换一身衣裳,多少也体面一些。
  当夜三人也都早早歇息,养足精神,次日一大早,杜鸿盛便起了来,让二人在客栈等候,自己先去吏部述职,回来之后再一起去兵部。
  韩雨农出身行伍,与吏部也没什么往来,当年被派到甄郡都尉府也是黑鱼将军背后一手安排,实际上如今还是属于军方的人,倒没必要去吏部述职,不过是军职在身,反倒要去兵部报到。
  秦逍在西陵本是一名狱卒,属于小吏,在六部之中自然不会有档案,哪怕后来跟了黑羽将军,在西陵三骑还没有完全进入正轨之前,兵部尚未设籍,秦逍至今还没有军部的编制,也就自然没有资格前往兵部报到。
  杜鸿盛一大早出去,二人在客栈等候,直到正午时分,兀自不见杜鸿盛回来。
  韩雨农心中顿时生出不安,秦逍亦是觉得有些不对劲,两人商量一番,韩雨农道:“我去兵部那边瞧瞧状况,西陵之变要尽快禀报兵部知晓,不能再耽搁下去了。你留在客栈里,若是杜大人回来的时候我还没有回来,你们一起去兵部找我。”顿了顿,沉吟一下,摇头道:“罢了,他回来后,你和他都留在这里,等我消息。”
  秦逍隐隐感觉有些不安,但初到京都,不比西陲之地,只能听从韩雨农的吩咐。
  韩雨农离开客栈之后,秦逍独自在客栈等二人回来,百无聊懒,关起房门,独自练功。
  自从知道【太古意气诀】乃是道门三大内功心法之一后,秦逍对这套心法更是珍视。
  按照小师姑的说法,在这世间,要想达到大天境境界,那绝非易事,非但要有过人的天赋,还需要大大的机缘。
  拥有天赋只是突入大天境的条件之一,获得合适的内功心法,勤修苦练,才有可能突入大天境,而所谓合适的内功心法,在这世间屈指可数,想要得到这类心法,实际上比登天还难。
  红叶赠送【太古意气诀】的时候,秦逍根本不知道这是无数武道中人求之不得的道门心法,得到小师姑点拨之后,秦逍才赫然明朗。
  他心里也清楚,哪怕自己真的有武道天赋,而且还有【太古意气诀】在手,却也并不表示自己就一定可以成为大天境高手。
  这两样东西确实是通往大天境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条件,却并非说明拥有这些条件就一定能够成功。
  对秦逍而言,修习武道,保护自己的安危比之达到大天境更为实际。
  如今他仅仅只是三品修为,还只是个小天境,心中只想着能够尽快达到中天境,早一日达到中天境,自己的安全也就等若是多了一分保障。
  直到黄昏时分,非但杜鸿盛一直没有回来,便是韩雨农也是一去不复返。
  秦逍愈发觉得心中不安,不知是否该去寻找,天黑之时,坊市关门,兀自不见二人归来,秦逍也无法离开四平坊。
  他心知如果韩雨农那边一切顺利的话,即使有事耽搁无法亲自回来,也会让人过来通知一声,可是离开之后,什么消息都没有,必然是出了什么事情。
  这一夜无法入眠,等到次日一早,再也待不住,离开四平坊,沿途打听,好不容易找到了朱雀大街。
  朱雀大街是京都重地,六部衙门中,有半数在这条街上。
  秦逍骑马到得朱雀大街,找寻兵部衙门所在,两边都是宏阔庄严的衙署,门前都有兵士守卫,秦逍一身布衣,骑马走在朱雀大街,两边衙署的卫兵都是瞪大眼睛看着骑在马背上的秦逍,只觉得有些匪夷所思。
  朱雀大街是官署所在,平日里部堂官员们大都是乘轿而来,固然也有骑马过来的官员,但都是官服在身,即使徒步而来的衙署吏员,前来当差,也都会衣衫齐整,不敢丝毫马虎。
  衣衫不整,不修边幅,对平民百姓来说不是什么大事,可是对官署的官吏来说,却是失礼,非但会遭受同僚的鄙夷,甚至会受到上官的斥责。
  朱雀大街两边都是官署,来来往往的都是官员署吏,布衣百姓几乎不会出现在这条街上,穿着一身布衣,骑着高头大马,慢悠悠走在朱雀大街,而且还东张西望,这在朱雀大街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稀罕景象。
  秦逍懵懂无知,只想着找到兵部衙门,却不知所过之处,两边的眼睛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。
  “是这里了。”秦逍骑马到了朱雀大街中间一片,赫然瞧见一处高门大院,门前六名带甲卫兵,门头匾额正写着“兵部署”三字,翻身下马,牵马过去,还没有靠近,两名卫兵转身过来,手按刀柄,神色冷峻,盯着秦逍,也不说话。
  秦逍放开马缰绳,他头一次来到兵部衙门,对这里的规矩一概不知,想着伸手不打笑脸人,拱手冲着卫兵笑道:“几位大哥好,我姓秦,过来打听一个人,你们认不认识韩雨农韩都尉?他昨天来了你们兵部,一直没有回去,问一下他是不是还在这里?”一脸笑容,十分亲切。


第373章 闭门羹
  秦逍笑脸对人,卫兵却是冷着脸,问道:“哪个衙门的?”
  “我是韩都尉的部下。”秦逍道:“韩都尉前来兵部报到,一直没有回去,所以……!”
  “滚开。”秦逍话声未落,另一名卫兵已经斥道:“兵部是什么地方,你要找人跑到兵部来,真是胆大包天。”挥手道:“赶紧滚。”
  秦逍皱起眉头,虽然他知道兵部衙门确实很大,不是一般人能靠近,但卫兵的态度实在是不客气,心情有些不爽,却还是耐着性子道:“几位大哥,我们是从西陵快马加鞭赶来京都报讯,兹事体大,我……!”
  卫兵根本不等秦逍说完,“呛”的一声,一人已经拔出佩刀,刀锋已经指向秦逍,冷声道:“你是聋子?让你滚蛋你没听见?”
  便在此时,听的马车声响,只见一辆马车停在门前,一名官员从车内下来,马车径自离开,那官员瞧见一身布衣的秦逍牵马在衙门前,立时皱起眉头,问道:“哪个衙门的?成何体统。”
  “韩大人,他说自己是从西陵过来,要找人。”一名卫兵恭敬道:“我们让他离开,他还要纠缠,所以正要将他赶走。”
  “西陵?”韩大人瞥了秦逍一眼,问道:“你是什么官身?”
  “我是甄郡都尉府韩都尉部下。”秦逍见到这官员五十出头年纪,看起来文质彬彬,似乎很好说话,忙拱手道:“韩都尉进京禀报军情,昨日过来,一直没有回去,所以过来问问是什么情况。”
  韩大人皱眉道:“没有回去你等着就是,跑到兵部来找人,搞什么名堂。”也不多言,抬步便走。
  秦逍急道:“大人,若是韩都尉在兵部,和我说一声就好,我……!”
  韩大人猛地转过身来,盯住秦逍道:“和你说一声?你是说兵部办事,还要向你禀报?”
  “没有这个意思。”秦逍道:“我只想直到韩都尉是否已经到了兵部报到,十万火急的军情,如果韩都尉没有及时禀报,我也要立刻向你们说明。我们一路辛苦,跑到京城来,就是向朝廷禀报西陵的军情……!”
  “天塌下来,也有章程在。”韩大人不客气道:“你是什么身份,军国大事,什么时候轮到你这种人来说三道四?赶紧滚。”
  秦逍方才还以为这人文质彬彬,说话应该会客气一些,谁知道口吻和卫兵没什么两样,骨子里充满了对自己的不屑。
  如果不是在兵部衙门前,初到京都不好惹事,搞不好就要出手教训一番,但此刻当然不能动手,更不能就此离开。
  韩雨农一夜未归,如果没有来过兵部,就说明在前来兵部的途中就出了事情,如果进了兵部没能出来,那更是不明不白,秦逍当然不可能就此置之不顾,皱眉道:“韩大人,国家有难,匹夫有责,出了变故,向朝廷禀明实情,难道不是大唐子民应该做的事情?你说我这种人不能说三道四,我又是哪种人?”
  韩大人显然想不到这个年轻人竟然还有胆量和自己顶嘴,对方一介布衣,还当着卫兵们的面和自己理论,脸色顿时更加难看,问道:“你说要禀报紧急军情,军情从何而来?甄郡都尉也不过是芝麻绿豆大的东西,你还只是他的部下,能知道什么紧急军情?”
  秦逍脸色也有些不好看,道:“亲眼所见的军情难道也会有假?”
  “亲眼所见?”韩大人冷笑道:“你拿什么证明你亲眼所见?若是胡编乱造,反倒是贻误军情,像你这样的人,十条命也担当不起。”似乎觉得和一介布衣争辩有失身份,挥手道:“将他赶走。”不再理会,径自往官署里去。
  秦逍心里着急,跟上一步,两名持枪的卫兵已经挺枪过来,矛尖对住秦逍。
  秦逍心知京都不比地方,自己若真的在兵部衙门前生事,肯定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,眼看着那韩大人进了官署,冷笑一声,后退两步,抬头看着“兵部署”匾额,过去牵了自己的马,寻思着该如何打听韩雨农的消息。
  兵部衙门进不去,秦逍又想到杜鸿盛。
  杜鸿盛昨日一大早就去了吏部述职,一去不复返,眼下打听不到韩雨农的情况,只能先去找杜鸿盛,若能找到杜鸿盛,杜鸿盛有官职在身,而且也曾在京都当过官,有些人脉,兴许能打听到韩雨农的情况也未可知。
  吏部衙门并不在朱雀大街,秦逍离开朱雀大街之后,好不容易打听到吏部衙门在皇城西侧的玄武大街,只能又往玄武大街去,找到吏部官署,门前自然也是卫兵守卫,还没靠近,便有卫兵按刀拦住。
  秦逍心知自己这一身布衣实在是太显眼,无论是朱雀还是玄武这两条街,都是官署重地,虽然没有明令普通人不得进入这两条街,但实际上确实没有人敢轻易踏足。
  六部重地,官员如云,三四品的官员在这两条街走路都要低着头,外地入京的官员进入这两条街,更是眼睛都不敢轻易乱瞟,以免一个不慎,前程尽毁。
  各衙署的卫兵见多了高官,秦逍这样的布衣在这些人眼中,宛若蝼蚁。
  可是他自己没有官身,无官服可穿,卫兵甚至都不想问他的身份,直接阻挡在门外。
  秦逍这次依然客气得很,询问杜鸿盛杜大人是否在吏部衙门,吏部衙门的卫兵和兵部衙门没有什么区别,骨子里对秦逍充满不屑,甚至态度更为恶劣,根本不答话,秦逍靠近,便有人挺枪对过来,像驱赶蚊蚁一样逼退秦逍。
  秦逍心中气恼,却又无可奈何。
  他孤身一人,在京城举目无亲,没有丝毫的人脉,即使真的有熟人,又如何能够与六部衙门为难。
  离开玄武大街,骑在马上,却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。
  他实在不知道那两位到底出了何事,想找人了解情况,却又无人可找,心情郁闷,回到客栈又等了一天,直到天黑,两人屋子没有任何一人返回。
  躺在床上辗转难眠,心中越发地觉得不踏实。
  三人进京,两人悄无声息地失去消息,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将西陵的军情禀报朝廷,如果已经接触到了朝中官员,就算将西陵之变叙说的再详细,那也早就该回来了,绝不可能两人都无法返回。
  更何况自己是除夕夜樊家叛乱的亲历者,亲眼见到将军被害,朝廷如果真的想详细了解那边的状况,韩雨农必然会让自己前往叙说,一直没有消息,却是最坏的消息。
  陡然间脑中灵光一现,想到京中还有一位大人物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1024页  当前第236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236/1024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