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文承朝若有所思,秦逍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宇文承朝心中所想,见得宇文承朝沉吟,心想难道这家伙竟真的想去见那神使。
无论王母会背后是否与李陀一干人有渊源,但他们的目的是要反对朝廷,在朝廷的眼中,自然是反贼无疑。
如今暗中活动,如果有朝一日真的浮出水面,举旗起事,朝廷也必将派兵平剿,宇文承朝如果真的和他们有什么瓜葛,日后必受牵累。
他一时猜不明白宇文承朝的打算,也不敢轻易出口。
他还真想问问王母会背后是否与西陵那伙人有关,但这话只要出口,无论赵胜泰认不认得李陀,自己这边的身份必受对方怀疑,自然也是无法问出口。
“兄弟,你觉得如何?”秦逍正自寻思,忽见宇文承朝看向自己,只能配合道:“一切都由大哥做主,我听你的就是。”
宇文承朝微微颔首,终于向赵胜泰道:“赵先生,我丑话说在前头,加入王母会,可有银子领?我喜好酒肉,你们膜拜九天王母,是否不能吃肉喝酒?”
秦逍心下愕然,暗想难道宇文承朝真的要投靠王母会,只觉得这绝无可能,寻思着宇文承朝定然有更深的打算。
第370章 深入虎穴
赵胜泰一呆,随即哈哈大笑起来:“王母会别的没有,可是酒肉却不会缺。王兄弟,咱们是自家人,膜拜九天王母不过是一张皮囊,真正的目的,是要借此凝聚人心,别人不能吃肉喝酒,你王兄弟却不必如此。”
秦逍心想愚弄百姓就是愚弄百姓,说什么凝聚人心,他对赵大学士还是心存敬意,但对赵胜泰这些人的手段,却还是十分厌恶不屑。
“这么多年,虽然逍遥自在,却是一事无成。”宇文承朝叹了口气,向秦逍道:“兄弟,咱们也该干点正事了。”
“大哥,咱们真要加入王母会?”
宇文承朝一副感慨的口气:“咱们王家数代都不曾出现一位名震天下的人才,你可还记得,我们曾经立过誓言,此生定要出人头地,也好光宗耀祖。到现在我们一事无成,咱们出身低微,胸无点墨,想要科举是不可能了,就算从军,那些将官多是官宦子弟,咱们也是难以出人头地。”瞥了赵胜泰一眼,继续道:“若是能够加入王母会建功立业,或能达成我们当初的誓言。”
秦逍心下感叹,宇文承朝这番话说出来情真意切,如果不是对他知根知底,秦逍还真以为他是一片肺腑之言。
“王兄弟果然是爽快之人。”赵胜泰显出欢喜之色,拍手道:“王母会得两位相助,当真是天大之喜。”向俞不舟道:“不舟,你们将这姓梁的先绑起来。东光县这边已经不好多留,咱们见到神使之后,尽快离开此地。”看了一眼地上的梁叔宝,冷笑道:“回头斩了此人首级,血祭阵亡的弟兄。”
梁叔宝手底下的官差弩箭出手,射杀数名王母会众,赵胜泰自然不会善罢甘休,那是要用梁叔宝的人头来祭奠战死的部下。
俞不舟对梁叔宝自然也是恼恨至极,立时让手下人将昏睡不醒的梁叔宝捆起来。
“王兄弟,此地不宜久留,咱们先离开这里,一起去见神使。”赵胜泰抬手道。
宇文承朝却是微微摇头,道:“赵先生,我兄弟二人不能都一起去。”
赵胜泰一怔,宇文承朝已经解释道:“我既然决定加入你们王母会,有些话就不妨直说。王母会虽然是要恢复李唐,但在当今朝廷眼中,是乱党,恕我直言,我和你们在一起,和造反也没什么差别,若是真的有朝一日大事得成,固然平步青云光宗耀祖,可如果……嘿嘿,总之是提着脑袋和你们一起做事。”
“王兄弟话糙理不糙。”赵胜泰微微颔首。
“我只有兄弟二人,如果都投靠王母会,一旦失利,两兄弟就都没了性命,到我这一代也就绝了嗣。”宇文承朝叹道:“先生可明白我是什么意思?”
赵胜泰瞥了秦逍一眼,微微点头道:“那王兄弟的意思是?”
“提着脑袋建功立业的活儿,我和你们去干。”宇文承朝道:“不过我家兄弟就免了,还是让他回去老家,不要卷入进来。”不等赵胜泰多说,已经向秦逍道:“武朝,我和赵先生他们去做大事,若是真的功成名就,到时候自然会去找你,可如果死在官兵手里,你也别找我,好好活下去。”
秦逍心下一凛,微微变色,幸好戴着头套,其他人看不出他表情的变化。
“大哥,你……?”秦逍声音有些发急。
宇文承朝向赵胜泰道:“赵先生,我想和我家兄弟单独说几句,有些事情要嘱咐他,你看……?”
“王兄弟自便。”赵胜泰略有一丝失望,却没有表现出来。
宇文承朝向秦逍使了个眼色,两人走到僻静处,秦逍才低声道:“大公子,你这是要做什么?真的要加入王母会?”
“你有没有想过,王母会和李驼那伙人有渊源?”宇文承朝亦是低声反问道。
秦逍微微点头,宇文承朝冷笑一声道:“王母会在关内秘密活动,朝廷对他们肯定也是知之甚少,如果他们真的和李驼那伙人有勾结,必成大大的祸害。”
“他们以邪教蛊惑人心,愚弄百姓,百姓不知底细,为他们所迷惑。”秦逍轻声道:“目下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实力到底有多大,但如果王母会真的配合李驼叛党里应外合,在关内制造动乱,定然有无数百姓深受其害。”
“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”宇文承朝目光锐利:“如果王母会真的是李驼那伙人埋在关内的钉子,就必须将其铲除。朝廷对他们所知不多,此番我正好借机加入他们,尽可能地搞清楚他们的情况,到时候朝廷要动手剿灭他们,也就容易得多。”
秦逍先前就隐隐猜到宇文承朝心思,低声道:“大公子,赵胜泰想要拉拢咱们为王母会效命是真,可是他对咱们的怀疑也不会少。虽然目前还没有表露出来,但如果真的进了王母会,他们定会暗中调查你的底细,一旦被他们知道你是宇文家大公子,你孤身一人,身处虎穴,那时候可就……!”虽然没有说下去,但语气之中,满是担忧。
宇文承朝轻拍秦逍肩头,笑道: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?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怀疑我,而且对我的疑心在短时间内绝不会消失,甚至最终真的能够查出我的身份。不过你不用为我担心,我知道如何应对。”声音微冷,道:“我与李驼有家仇,亦有国恨,那伙人不但害死了将军,父亲也是被他们所害,我这一辈子,只剩下一件事情要做,便是要将李驼及其党羽一网打尽,但凡是他的人,我一个都不会放过,包括王母会在内。”
秦逍道:“实在不成,我和你一起假意加入王母会,互相有个照应……!”
“你要去京都,和韩都尉一起将西陵发生的事情详细禀明朝廷。”宇文承朝道:“西陵发生的事情,你是亲历者,你没看见的我都已经告诉过你,你亲身经历的更是事实,韩都尉当时在龟城,对樊郡发生的事情并无亲眼目睹,到了京都,如果有他向朝廷禀报,定会有人质疑他说的话,可是你是亲历者,没有人能怀疑你叙说的事实。”
他知道秦逍还是放心不下,轻声道:“你不用为我担心,我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。如果真的查到些什么情况,到时候我找机会将情报送给你。”
秦逍知道宇文承朝心意已决,劝说也是无用。
而且宇文承朝说的并没有错,王母会匿身民间,尚未得到朝廷的警觉,因为活动隐秘,朝廷对他们的迹象也定然知之甚少,一旦被他们积蓄实力,与关外的西陵势力里应外合,对帝国来说必将是巨大的威胁。
宇文承朝如果能够摸清楚王母会的状况,到时候朝廷真的派兵围剿,也必将事半功倍。
两人低语几句,这才回到赵胜泰这边,见宇文承朝过来,赵胜泰拱手道:“王兄弟,令弟当真无法跟我们一起走?”
“赵先生,我这条命交给王母会碰碰运气,至若小弟,我已经安排好,让他回去老家。”宇文承朝道:“有他这点血脉留存,我后顾无忧,日后可以与诸位放开手脚大干一场。”
“既然如此,虽有遗憾,但王兄弟能够和我们共聚大事,已经是我们的运气。”他从怀里取出几张银票,送到宇文承朝面前道:“令弟既然要返乡,这点盘缠就当是一点心意,还请笑纳。”
宇文承朝却没有客气,接过银票,数也不数,顺手递给秦逍道:“这些银子你收着,我若死了,你不必来找我,我若活着,日后定会风风光光去接你过来。”
秦逍犹豫一下,终是收起银票,随手揣进怀中,道:“大哥,你……多多保重。”
宇文承朝点点头,赵胜泰向秦逍一拱手,俞不舟和几名黑袍人也是向秦逍拱了拱手,圣女清清站在赵胜泰身边,向秦逍道:“今天谢谢你救了我们。”
秦逍只是一点头,赵胜泰已经道:“王兄弟,此地不宜久留,咱们走吧。”转身往深山去,自然是要绕道别处避开那些官差,宇文承朝向秦逍微一点头,再不多言,转身跟着赵胜泰一群人离开。
秦逍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林中,这才摘下头套,望着他们离开的方向良久,终是转身往山下去。
要避开那些官差自然不难,他在山中绕了大半个圈子,这才出了山,知道韩雨农在村子那边一定等的着急,也不耽搁,顺着来时的道路,往村子里去。
回到村子,已经是后半夜,之前离开村子的那些村民似乎还没有回来,从后窗跃进屋内,便听得一人沉声道:“谁?”正是韩雨农声音。
“都尉,是我。”秦逍靠近过来,韩雨农见只有他一人,立刻问道:“宇文大公子去了哪里?”
秦逍当下将今晚发生的事情从头至尾都告诉了韩雨农,并无隐瞒。
韩雨农骇然道:“大公子潜入王母会卧底?这……这可是凶险得很。”
“大公子怀疑王母会与李驼那伙人有勾结,要混进去搞清楚他们的底细。”秦逍却也是为宇文承朝担心:“他心意已决,难以说服。”
“大公子果然是有勇有谋。”韩雨农叹道:“他既然已经决定,我们唯有祈盼他一切顺利。”皱起眉头道:“圣人当年登基之时,许多地方州郡起兵造反,其中就是以镇南王慕容长都为首。除了慕容长都之外,其他各路叛军都被平定,但也确实有诸多残部流亡,看来这些人暗中又聚集在一起,搞出什么王母会准备卷土重来。”
“王母会背后会不会有慕容家的影子?”秦逍脑中灵光一现:“他们会不会是慕容家在背后暗中支持?”
第371章 在京都
韩雨农叹了口气,苦笑道:“南方有慕容,西陵也被叛党所占,这关内如果还有王母会这些叛军残余,若不能及早将王母会这样的阻止扑灭,被他们坐大甚至沆瀣一气,帝国可就……!”欲言又止,终究没有说下去。
秦逍没有心思去管南疆,只是想着宇文承朝孤身入虎穴,心中始终不能踏实。
“都尉,你说王母会是不是有什么阴谋?”秦逍若有所思:“今晚他们是头一遭遇见我们,对我们的底细根本不清楚,甚至都没看到我们的样貌,便十分殷勤地拉拢我们加入王母会。这王母会既然是个隐秘的组织,急是要拉拢人加入他们,也该谨慎行事,怎会如此草率?难道他们真的不担心我们是朝廷的人?”
韩雨农微微颔首道:“这也是我觉得奇怪之处。按道理来说,这样的组织,不会如此草率拉人入伙,更不可能在不知道对方底细的情况下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。”
“都尉,赵胜泰是否真的是那位赵,赵大学士的兄弟?”
韩雨农摇摇头,道:“我也不知。我只知道当年朝廷下旨,赵炎括结党谋逆,一众官员都被处死,而且家人也都卷入谋逆案中,当时我追随将军在西陵都护府当差,京都的传闻甚多,我只是军人,对于朝堂之事并无太多的兴趣。那些官员是否被满门抄斩,又或者是否有家眷死里逃生,我也是无法确定。”
“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。”秦逍叹道:“大公子已经跟他们走了,只能祈盼他一切顺利。”
韩雨农只是微微点头,并无多说。
一夜歇息,杜鸿盛已经恢复不少,虽然身体还是有些虚弱,但不想因为自己耽搁进京的行程。
他醒转之后,自然也发现宇文承朝不见踪迹。
韩雨农知道宇文承朝的行踪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,毕竟是隐瞒身份进入王母会,如果被王母会的人知道宇文承朝是想入会打探情报,必将让宇文承朝陷入险境之中。
杜鸿盛虽然是朝廷的人,但韩雨农在他醒来之前,就已经和秦逍商议好,不必将宇文承朝潜入王母会的实情告知,而是早就准备好了说辞,只说宇文承朝发现有一伙邪教害人,是以追寻那群人的踪迹,想要摸清楚他们的巢穴再禀报官府,至若王母会的存在,并无提及,又说等到这件事情办好,立刻前往京都会合。
杜鸿盛也没有多问,天亮之时,三人就收拾一番,离村而去。
途中并非一日,一路东行,过汾水,出雍州,没过几日,便已经到了京畿地带,又行两日,终是抵达大唐帝都。
帝都恢弘气势,秦逍头一次见到帝都城,心下惊叹,那种厚重沉凝,远非他此前所能见到。
大唐立国之后,便建都于此,两百多年的沧桑,让这座巨城拥有着厚重的底蕴。
西面强山,山峰连绵不绝,洛水从西南而来,贯穿古都,东面被古云山屏封,巍峨壮阔,大唐三大精锐之一的帝都神策军便驻扎于古云山下,古云山峰险峻挺拔,三万神策军卫戍京都,足以确保京都的安全。
山峦如聚,望之若阙,洛水中行,徘徊入都。
群山秀水环绕间,京都城壮阔厚朴,是无可争议的天下第一城。
京都九门,秦逍三人自西门而入,盘查森严,秦逍与韩雨农本来佩刀在身上,进城之时,身着黑甲的京都卫兵瞧见两人佩刀,立刻带到一边问询。
杜鸿盛和韩雨农都自报身份,卫兵没有丝毫在意,依然是缴械,将秦逍和韩雨农的佩刀都收了去。
杜鸿盛虽然在西陵是郡守,可是在这京都,小小郡守却实在不值一提。
守卫京都的兵马是京都武卫营,归属九门卫署统管,而九门卫署的武卫将军素来由南院商议出人选,再由皇帝定夺,虽然只是杂牌将军,但因为管着京都九门,所以位置极其重要,不但需要南院商议人选,而且此人一定要深得皇帝的信任。
武卫营卫戍这京都城,所以从上到下在骨子里便有一些傲慢,除了卫戍皇宫的龙鳞禁卫,便是帝国三大精锐军,武卫营也从没有放在眼里。
是以城门卫兵并不在意杜鸿盛是不是郡守的身份,就算是真,也不过是外地跑来的一名地方官,不值一提,而韩雨农一个都尉府的都尉,在卫兵眼中,那就什么都不是,收缴兵器的时候,根本没有任何的商量。
秦逍心中虽然有些窝火,但初到京都,一切都很是陌生,更不可能还没入城就与卫兵发生争执。
进入城内,秦逍第一次感受到了这座古城的恢弘大气。
秦逍虽然是第一次前来京都,但在西陵的时候,对京都城却也还是有所耳闻,知道这不但是天下第一城,而且大唐立国之后,一直以此为都,两百多年来,这座城实际上就是整个帝国的忠心和头脑,帝国的无数政令,全都是从这座城中发出去。
这座古城见识了大唐帝国太多的辉煌。
二百多年前,开国太祖皇帝打马入京都,让这座古城开始了荣耀的岁月,无数的异域外邦使臣历经艰辛,都以能够进入这座城朝拜大唐天子为荣,而这座古城也从来没有让那些外使失望,但凡能够入城朝天子,离开的时候,也定然是满载而归。
两百多年来,京都城数次扩建修补,虽然经历过岁月的风霜,但这座巍峨古城始终屹立于此,成为帝国的中心。
城中的道路纵横交错,却又极是宽阔,商铺林立,鳞次栉比,熙熙攘攘,街道上人来车往,热闹非凡。
秦逍骑马走在宽阔的街道上,左顾右盼,感受着帝国的繁华和兴盛。
无论什么人置身在这里,都很容易忘记帝国存在的危机,都会被京都城的繁华和热闹所感染。
京城那高高的城墙,似乎将大唐帝国分为了两个世界。
一个是城内的世界,一个是城外的世界。
街道上多得是鲜衣怒马,衣冠齐整,琳琅满目的货物显示着帝国还是拥有着充实的财富,与秦逍在西陵苦寒之地所见的贫瘠百姓,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