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久久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225节
小说作者:沙漠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4.65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31:09
  宇文承朝狐疑地看着秦逍,秦逍道:“如果樊子期真的投靠兀陀,任务是谋害将军,得手后将西陵交给兀陀,那么在关外就不会只有几千兀陀骑兵。西陵三郡,土地辽阔,只派出几千人,根本不足以镇守西陵。如果我是纳律生哥,至少也会调动一两万人作为先锋,只等着将军被害后,立刻入关,迅速控制西陵的局势,此时宜早不宜迟,可是纳律生哥并没有这样做,而且殷不破声称那些兀陀骑兵是被雇佣而来,甚至是八部骑兵,我相信殷不破所言恐怕不假,那些骑兵确实是被雇佣。”
  “如果真的将西陵拱手相让,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雇佣。”旁边一名夜鸦皱眉道。
  秦逍微微颔首,道:“所以我怀疑他们之间应该达成了某种协议,协议的具体内容,却难以知晓。”
  “他们雇佣兀陀骑兵的目的是什么?”夜鸦问道:“他们骗将军入城,趁机控制了都护军,城中都是他们埋伏的人,人多势众,根本用不上兀陀人。而且兀陀人也确实没有出现。”
  “长生军!”秦逍很肯定道:“我现在终于想明白,关外集结的兀陀骑兵,并非是为了对付将军,而是为了对付长生军。兀陀骑兵出现在关外,无人知晓,将军遇害之后,一旦长生军出关平乱,那支兀陀骑兵必然悄无声息地进入西陵,尔后埋伏在西陵,以逸待劳,朝廷和长生军并不知道兀陀骑兵已经进入西陵,如此一来,他们便可以打长生军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  宇文承朝悚然道:“原来如此,那伙人不但要害死将军,竟然还要伏击长生军,借助兀陀人的力量将长生军一网打尽,真是歹毒异常。”


第354章 葬身之地
  秦逍道:“没有兀陀人在背后做底气,樊子期又怎敢谋害将军?”顿了顿,终是问道:“那李驼到底是什么人?”
  “他自称是大唐皇子。”宇文承朝收起刀:“但如果真的是皇子,怎会流落民间二十多年,我是绝不会相信。”眉头锁起,道:“可是他手中的那枚双龙玉佩并非是假的。”
  “双龙玉佩?”秦逍并没有在寿宴上瞧见李驼拿出玉佩,有些疑惑。
  宇文承朝道:“双龙玉佩是内宫之物,是皇帝陛下随身佩带的玉佩,普天之下,也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佩戴双龙玉佩。”当下又对双龙玉佩以及李驼所言的身世做了更为详细的解释,最后才道:“所以如果不是先帝御赐,那枚玉佩也绝不会落入其他人之手。”
  “大公子确定那双龙玉佩是真的?”秦逍也是大感疑惑。
  宇文承朝颔首道:“是真的。李驼为了让我效忠于他,向我亮明身份,而且拿出双龙玉佩作为证据,我当时亲手触碰过双龙玉佩,其用料和做工,确实非民间所能造出,也定然是出自宫内之物。”
  秦逍听宇文承朝确定那双龙玉佩是真,便也不再怀疑。
  宇文承朝出自宇文世家,也算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人,见多了珍奇异宝,一枚玉佩在宇文承朝眼中,自然是可以立辨真假,既然宇文承朝肯定那玉佩是真,自然就不会看走眼。
  “如果真的是宫中之物,而且还是先帝随身佩带的玉佩,怎会落入李驼之手?”秦逍狐疑道。
  宇文承朝也是双眉锁起,沉默了一下,才道:“也许他真的是先帝留在西陵的血脉。”
  秦逍皱眉道:“照这样说,他真的有资格继承皇位?”
  宇文承朝握起拳头,手背上的青筋暴突,但很快拳头松开,略有一丝无奈道:“如果他的血脉是真的,从血统来说,确实比当今圣人更有资格承袭皇位。”眼神变的冷厉起来:“可是他以卑鄙手段谋害将军,为达目的不择手段,为君者固然要有常人没有的魄力和手腕,但这样的人如果真的成了气候,只能是为害天下,绝非造福天下的明君。”
  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宇文郡和甄郡肯定也部署了他们的人。”秦逍道:“除夕之夜,樊郡这边发起叛乱之时,另外两处也应该有所行动。”
  宇文承朝微微颔首,冷静下来过后的他思维也敏锐起来,缓缓道:“你说的不错。这次阴谋,他们已经准备了多年,樊子期和白静斋都是阴险狡诈之人,思虑周密。宇文家从宇文郡迁徙入关,正是群龙无首之时,姚都护也离开了奉甘府城,那里正是空虚之时,樊家趁机派人入城,城中几无防备,很容易就被控制。甄郡那边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”
  秦逍立时便想起了韩雨农。
  甄郡龟城那边,真正有实力的只有两股力量,一股自然是甄侯府,另一股则是韩雨农麾下的都尉府,可实际上都尉府的实力远不能与甄侯府相提并论。
  甄侯府能够坐镇甄郡,除了在甄郡盘根错节的人脉和百年积攒下来的威势,最要紧的便是手中一直掌握着狼骑兵。
  如今狼骑兵早已经调到樊郡,落入樊家的控制,甄郡那边,也就只剩下韩雨农的都尉府,此外还有一股甚至被人忽视的力量,那便是甄郡郡守杜鸿盛。
  杜鸿盛郡守府兵力有限的很,除了负责龟城各门的防务,就只有保护郡守府的少量兵马。
  这些年包括都尉府在内,当兵的吃粮都是靠当地世家,杜鸿盛名义上拥有龟城城防兵的指挥权,但守卫城池的兵马一直都只是遵从甄家的调派,杜鸿健能够智慧的兵马,也只有郡守府区区几十人。
  都尉府包括杂役狱卒在内,上上下下加起来,也不过六七十号人,没有了狼骑兵,樊家派人夺取龟城,实在不是什么难事。
  “李驼既然已经自称是皇子,那么他一定会大张旗鼓地打出这面旗号。”宇文承朝道:“西陵许多世家本来就和朝廷不是一条心,如今樊家追随李驼作乱,西陵那些世家必然会跟着樊家一起走,朝廷如果不能立刻出兵,那么用不了多久,整个西陵便将到处竖起李驼的大王旗。”
  秦逍心知宇文承朝所言不虚。
  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,转过身,道:“我们先为将军下葬。”
  “真的要让将军在此安歇?”三名夜鸦都已经站起身来。
  秦逍问道:“你们是否还有什么顾虑?”
  “将军的遗体已经被我们护卫出来。”一名夜鸦想了一下,才道:“我们是否可以想办法将他带回关内,此事禀明朝廷,由圣人来定夺将军的后事。”
  秦逍在这几人中年纪虽然最小,但却显得最为冷静,道:“我知道你们的心意。将军已经走了,他威名赫赫,战功无数,更是我大唐军民皆知的帝国名将,如果就此草草在这里落葬,会显得很寒酸,是不是这个意思?”
  “这当然也是原因之一。”一名夜鸦道:“帝国文臣武将,过世之后,都会有符合他身份的葬礼仪式。将军戎马一生,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,无论如何,也该有一场体面的葬礼。”
  宇文承朝在旁也终于道:“秦逍,他们说的并没有错。将军被害,很快就天下皆知,大唐百姓对将军素来敬慕,朝廷也必须要以隆重的葬礼来给天下子民一个交代。将军虽然希望在过世后依然留在西陵,但草草葬在此处,确实不妥。”
  这里是荒僻深林。
  一位威震天下的帝国名将被掩埋在此处,常理来说,确实有些匪夷所思。
  秦逍沉默了一下,终于道:“你们当真不明白我的意思?”
  几人都看向秦逍,秦逍平静道:“正如你们所言,将军是帝国的功勋名将,被叛贼谋害,朝廷无论如何,也该给予将军一个体面而隆重的葬礼。我们将遗体带回去,朝廷当然会为将军举办葬礼,也可以给天下军民一个交代,然后呢?你们是否能保证,在安葬将军之后,朝廷就一定会调兵遣将,出关平定西陵之乱?”
  宇文承朝皱眉道:“发生如此大事,朝廷难道会置若罔闻?”
  “大公子,兀陀之乱至今已经十七年。”秦逍道:“十七年来,将军虽然煞费苦心,一心想要重归西陵,但朝廷可曾有过任何动作?即使西陵都护府还有许多依然忠诚于朝廷的官差,都只是从西陵世家那里领取薪俸,十七年来,朝廷可没有在西陵花过一枚铜钱。”顿了顿,才道:“我并非是说朝廷抛弃了西陵,但至少这十七年来,朝廷并没有将心思放在西陵这边,这一点,其实你们心里都很清楚。”
  宇文承朝不自禁微微点头,一名夜鸦也是很坦诚道:“不错,如果不是将军的坚持,朝廷几乎没有人提及西陵。将军其实多次上书,希望朝廷能够尽快对西陵制定收复战略,但朝中很少有人理会,他们的理由都很简单,除了国库无力支持西边的战事,最要紧的便是在平定南疆之前,绝不可轻易再因为西陵而引起与兀陀汗国的战事。”
  “在大多数朝臣的眼中,之前的状况其实是最好的局面。”另一名夜鸦道:“让西陵人守着西陵,西陵三郡作为大唐与兀陀之间的缓冲地区,只要西陵不动,大唐就不必轻举妄动。”
  秦逍叹道:“所以我现在很怀疑,即使西陵发生这么大的变故,将军也被谋害,朝廷也未必真的会全力平定西陵的叛乱,至少朝中还是有很多人反对轻易将帝国的战略重心转移到西北方,他们未必会因为将军的过世,就迅速调整帝国的战略。”看了一眼被黑布掩盖的将军遗体,眸中划过一丝悲伤,随即才继续道:“如果我们送回将军遗体,朝廷正好为将军操办一场隆重葬礼,葬礼越是隆重,也就让大唐子民心中的悲愤越是得到缓解。”
  宇文承朝毕竟精明,明白了秦逍的意思,道:“你是说,我们要故意让将军留在西陵?”
  “不错。”秦逍道:“西陵叛乱,如果连将军的遗体都无法回到大唐,就不必谈什么葬礼,如此一来,朝廷根本无法向天下军民交代。堂堂帝国名将,遗体回不了大唐,就连圣人的脸面也不好看,如此一来,无论是为了朝廷的颜面还是要给天下军民一个交代,朝廷都会调兵出关,否则朝廷是连自己的脸面也不要了。”
  几人豁然明白过来。
  宇文承朝沉默着,没有再多言,抱起将军的遗体,往林子更深处走去,三名夜鸦互相看了看,也终于明白了秦逍的良苦用心。
  他们心中有些意外。
  他们当然已经知道将军收下秦逍为义子,虽然比起秦逍,他们跟随将军的岁月远不是秦逍这样的年轻人能够相提并论,但既然秦逍与将军有了父子之名,从某种角度来说,秦逍反而比他们更有资格决定将军的归宿。
  他们意外的是,这个年轻人看起来虽然是一张稚嫩的面孔,担心思却远比他们所想要深远得多。
  留下将军的遗体在西陵,就迫使朝廷不得不发兵,这当然是他们眼下共同的目的。


第355章 一座城的改变
  几人在林子深处挖坑让将军入土。
  秦逍生长与西陵,知道这荒郊野外的林子里很容易就有豺狼出现,是以将土拍实,又在上面盖上了雪,为了日后能够辨认此处,在边上做了一个不起眼的标识。
  等到一切办好,几人都是沉默不语,却都是对着将军埋骨之处跪下叩首。
  即使此时此刻,秦逍兀自觉得有些不真实。
  将军对西陵抱有期望,心存抱负,本是想着在西陵大展拳脚,谁能知道刚回西陵不久,竟然被人谋害,死后也只能暂时埋骨于这偏僻的深林之中。
  “黑阳城那边的情况不知如何。”宇文承朝想到离开之时,胖鱼依然带着虎骑兵在侯府血战,心知他们必然是凶多吉少,心下黯然。
  秦逍宽慰道:“也许他们趁乱脱身也未可知。他们都是经过生死之人,如果能脱身,一定可以想办法离开黑阳城。”
  宇文承朝知道即使真的有人趁乱杀出重围,但也只能是极少数人,大多数人定然都是战死当场。
  “将军会在这里等着我们回来。”秦逍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衫,终于道:“现在不是我们悲伤甚至意志消沉的时候,也该分头去做我们的事情了。”
  “分头?”
  秦逍看向三名夜鸦,很认真道:“长生军是将军的嫡系兵马,朝廷如果要调兵出关,长生军必将是第一支出关的队伍,所以你们三位立刻赶去沃野镇。”
  “你是让我们通知长生军,西陵很可能有兀陀人在以逸待劳,埋伏此处等待他们?”一名夜鸦问道。
  秦逍摇头道:“不是可能,是一定。长生军现在由谁统领?”
  “北方四镇的镇军由镇北大将军太史存勖统领。”夜鸦解释道:“不过四镇各有一名卫将军,非战时,太史将军也不能擅自调动四镇官兵。沃野镇卫将军本是由将军兼着,将军出关之前,已经向朝廷请命,由原来的副将刘金刚接替为将军之职,如今沃野镇军,包括长生军在内,都是由刘金刚统帅。”
  “刘金刚是将军的旧部?”
  夜鸦点头道:“他在将军麾下担任副将多年,骁勇善战,很得将军器重,虽然并非当年西陵都护军的旧部,但算得上是将军十分信任的部将。如果刘金刚知道将军被害,定然会立刻向朝廷请命,出关平乱。”
  “如此甚好。”秦逍道:“劳烦你们三位尽快入关,前往沃野镇,将西陵发生的一切都禀报刘将军,最要紧的是,一定要告诉刘将军,昆仑关外集结了兀陀八部的精锐骑兵,兵力不下五千人。”
  三人互相看了看,都是拱手道:“是。”一人又道:“我们会提醒刘将军,告知兀陀人会在西陵设伏。”
  “不要影响他们的判断。”秦逍立刻道:“你们可以告知,兀陀人可能会在西陵设伏,但不能肯定。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肯定兀陀人一定会设伏,他们是否还有其他我们意想不到的部署,我们不知,也许刘将军那边能够作出其他的判断,不要以我们的猜测影响他们的判断。”
  宇文承朝颔首道:“不错。有兀陀骑兵在关外出现,刘将军一定会将此事向上禀报,他们一旦入关,也一定会戒备兀陀骑兵会与死翼骑兵联手埋伏,但我们不能完全断定这就是他们全部的目的。”
  三名夜鸦点头称是,事不宜迟,也不耽搁,与二人辞别,随即迅速离去。
  秦逍知道夜鸦既然是将军身边心腹,那也都不是普通角色,以三人的经验,要顺利回到嘉峪关并非难事。
  “我们去京都。”秦逍等到三人离开,终于向宇文承朝道。
  宇文承朝似乎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,点头道:“前往京都,我们直接去兵部,向他们禀报西陵发生的事情。兵部得知详情,定然会向圣人上奏。”
  秦逍没有说话,他觉得到了京都,宇文承朝应该比自己更知道怎么去做。
  正月十五元宵前一天,秦逍和宇文承朝抵达了龟城。
  离开龟城近一年,城中的一切似乎没有什么改变,但一切又似乎全都改变。
  没有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规律。
  一如既往,龟城的百姓依然是日出而起日落而息,邻里街坊之间依然是从前熟悉的面孔。
  除夕之夜,龟城发生过一场变故。
  一直如同幽灵般的骑兵在夜色之中,突然冲入了城中,而且城门有人接应,在骑兵悄无声息地抵达城外挥舞着火把的时候,龟城背门大开,一支近三百人的骑兵队伍如同洪流般冲入了城内。
  这支骑兵队伍来得突然,等都尉府的人惊觉之时,这支骑兵已经毫不犹豫地杀进了都尉府。
  大半年之前,狼骑兵也曾经围困都尉府,但心有忌惮,没有敢闯进都尉府一步,最终甚至撤走。
  不过除夕夜的这支骑兵,显然不是狼骑兵能够相提并论。
  他们的兵器更为锋利,出手更为冷血,配合也更为默契,都尉府的官差面对这支冷血骑兵,虽然奋力抵抗,但不到半个时辰,骑兵就已经完全控制住了都尉府,都尉府的衙差们非死即伤。
  也几乎在同时,城中早就准备好的一队人手,突然对郡守府发起了攻击。
  这队人有一百多号人,据说行动之前,聚集在城中鸡鸣街棺材铺,他们所使用的兵器,也都是从棺材铺中所得,拿到兵器之后,在棺材铺老板的带领下,这队人手迅速向郡守府发起攻击。
  郡守府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  保护郡守府的也不过三十多名卫兵,虽然也算训练有素,但他们面对的这队人手看似是一群乌合之众,但动起手来,其中不少人身手了得,出手狠辣。
  最终在付出三四十人的伤亡后,郡守府的卫兵几乎全军覆没,而甄郡郡守杜鸿盛也成了这群人的俘虏。
  在天亮之前,这队人马和那只三百多号人的骑兵队伍联手在一起,不但控制住了都尉府和郡守府,而且也占据了城中最宏伟的府邸甄侯府,而这座府邸在此之前,已经被查封,无人敢进入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1024页  当前第225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225/1024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