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各种皇帝对于吃丹药,都有一种特殊的癖好。
可对读书人而言,却几乎属于某种共识,读书人最擅长的就是从经史之中来寻找经验教训,而经史之中,对于任何术士,可是没有一句好话的。
基本上,若是翻开史册,你大抵就能知道,这所谓的术士,就是误国误民的小丑,而所谓的丹药,或者各色的红丸、黑丸之类,几乎形同于是毒药。
现在……询问翰林,翰林表示可以寻访名医倒也罢了,派人去寻访,好死不死,寻到了一个炼丹的家伙,而这寻访之人,竟还是读书人出身的朝廷大臣。
宫中的事,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,尤其是这么多份诏书,大抵也可让各部以及翰林的大臣们,能窥见一些蛛丝马迹。
这些大臣,显然都是人精,即便朱棣没有挑明,其实他们也能揣摩到宫中发生什么了。
张安世是因为要忙碌其他的事,所以疏忽。可面圣时,察觉到一些不对劲,也能立即察觉到一点什么,转而去询问亦失哈。
可以说……朱棣虽老,却已老而成精,他依旧养着这个徐真人,做出一副宠幸和信任的样子,却对徐真人献上来的丹药,都悄然地藏起来,绝口不吃,却是将这徐真人当做了他的试金石。
谁真谁伪,谁忠谁奸,一眼便能辨明。
只可惜……太子、张安世还有伊王这时候跳出来,直接将这徐真人戳穿,反而误了朱棣耍弄权术的大计。
张安世也没想到朱棣在背后有这么一着,吐出了一口浊气道:“陛下早说啊,若是臣知道,陛下令有所图,臣……定不会如此冒失。只是……”
朱棣脸色却温和了许多。
至少在这个过程中,朱棣也已深深体会到亦失哈的体贴,太子的至孝,以及伊王与张安世的忠心。
能够抵制住太子克继大统的诱惑,冒着被父皇责骂的风险,火速入宫,单这一点,就足以证明太子的孝顺绝非是作伪了。
张安世乃太子妻弟,这个时候,却也能有此表现,亦是足以令朱棣欣慰。
因此,朱棣虽有些遗憾原本的计划被破坏,却也没有真的生气,摆摆手道:“只是什么?”
张安世一脸狐疑地道:“只是他们这样做……又有什么用处……即便陛下……咳咳……不幸驾崩,可太子殿下,萧规曹随……”
朱棣淡淡道:“没了一个,才能没掉第二个。地上有三块石头,若是不踹掉第一块,怎么清理掉第二块、第三块?等到了太子登基,可能……他们就有其他的办法了。朕在位,做了一些事,而这些事,也足以教人对朕咬牙切齿。”
张安世想了想道:“会不会陛下多虑了?”
朱棣深深看了张安世一眼,才道:“想当初,为了大位,朕与朱允炆叔侄尚可以相残。朕也听闻,在民间,为了一点家当,兄弟反目者,也是比比皆是。由此可见,这是人心使然,朕操持天下的把柄,怎么可能只是多虑?”
张安世:“……”
这话,显然又属于张安世不敢接的一类,当然,偷偷去跟人说陛下吃屎是另一回事。
可当着面,和朱棣讨论叔侄相残,则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陛下显然也是被逼急了,想要证明世情险恶,所以才自揭伤疤,可张安世反是不知该说什么好了。
缓了半天,张安世才道:“既如此,那么臣……这便审讯这徐真人,还有……牵涉此事的……”
朱棣却是摇着头打断道:“不必啦,牵涉的人太多,绝不是一个两个。所谓抱团取暖,朕的那些大臣们,可一个个精明的很,想要抓住他们的尾巴,谈何容易?正因为如此……所以朕才……在方才……昏厥过去……”
张安世大惊,道:“方才是假的?”
朱棣没想到到现在,这家伙还没想到他是假昏厥,于是原来眯着的眼睛,突的张大起来,无语地瞪了张安世一眼道:“你以为呢?”
张安世不由道:“实在是,陛下……装的太像了,不愧是陛下……”
朱棣则是淡淡道:“朕此意,就是……既此前的局,被你破坏。那么……便再布一局,且想看看……到底这些人……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!又想看看,到底都是什么人在参与,他们的图谋,到底是什么?”
“布局?”张安世皱了皱眉,慢慢地开始琢磨出味道来了。
张安世的智商一向自诩不错,之所以这一次一脸懵逼,纯粹是被朱棣的一手骚操作弄的有点脑子转不过弯来。
因为他一向认为,陛下属于那种,废话少说,干啥事都是操家伙的性子。哪里想到,却也有这样耐心谋划布局,深藏不露的一面。
可细细一想,当初靖难的时候,朱棣预备谋反时,一面装疯卖傻,一面却悄然开始在府中制造兵器,做好谋反准备时,那是何等的忍耐力。
终究还是他看错了陛下,总是见多了陛下的快意恩仇,却没有料想到,陛下也有“恰如猛虎卧荒丘,潜伏爪牙忍受”的一面。
于是张安世道:“陛下,这一次是装疯还是……装死……”
朱棣听罢,眼一张,似有怒意,却还是忍住了,只绷着脸道:“什么装疯?”
张安世脸一红,道:“臣……臣的意思是……”
朱棣见张安世如此,顿时想到了某种不太好的画面,不由道:“你到底想说什么?”
张安世只好道:“陛下的意思,莫非不是引蛇出洞……臣只是想请教陛下……”
朱棣抿了抿唇,随即慢悠悠地道:“现在起,你一切瞒着所有人,依朕之计行事……”
张安世便道:“臣……遵旨。”
张安世好像松了口气,有一种虎口脱险的感觉。
他不知道为啥,陛下似乎总对装疯有一种奇怪的联想,连叔侄相残,都可坦然道出,反是这装疯卖傻,成了禁忌。
……
两炷香之后。
张安世走出了寝殿。
他一脸沮丧,唉声叹气。
朱高炽几人,一个个忧心忡忡地围了上来。
“如何?”
张安世四顾,看着太子、伊王、亦失哈,还有这外殿角落的诸多战战兢兢的宦官,道:“陛下……陛下有旨……将徐真人……千刀万剐……”
此言一出……
朱高炽顿时眼眶便红了,一时之间,竟是泪水要夺眶而出。
亦失哈也只觉得身子一软,竟是站不住了,一下子跌坐下去,又慌忙想要挣扎爬起,却觉得浑身酸软无力。
倒是伊王朱木彝挠挠头道:“不愧是皇兄,嫉恶如仇,那招摇撞骗之徒,千刀万剐已是轻了。”
张安世像关爱智障儿童一般,打量了朱木彝一眼,他无法理解,这家伙……情商如此之低,是怎么确保情报分析能够准确的。
此时,朱高炽哽咽道:“可……可还有药医吗?”
张安世努力地绷着脸道:“姐夫放心,我会想尽一切办法……”
而后,便无言。
其实说到这个份上,便是朱木彝也察觉到不对劲了,哀嚎道:“莫不是皇兄要驾崩了?”
说着,朱木彝竟也泪如雨下,哀嚎大哭。
虽说他怕朱棣就像老鼠怕猫,可他毕竟打小是朱棣养大,表面说是兄弟,可情感上却是父子,即便不是父子,说是后爹也不过分。
当即,朱木彝泪洒衣襟,竟是闹将起来。
宦官们慌忙上前,小心地搀住住朱木彝。
朱木彝却依旧还在抽泣不止。
朱高炽倒是显得冷静一些,可此时也只觉得脑海一片空白,浑浑噩噩。
亦失哈则苍白脸,悲痛道:“殿下节哀,节哀……”
张安世此时没多说什么,只道:“此时……陛下不希望有人打扰,就请亦失哈……在御前照顾即可。其余之人……还是休要出入,免使陛下……病情加重。”
朱高炽不等亦失哈答应,却道:“为何会到这个地步!”
张安世看大家悲痛欲绝的样子,有点于心不忍,还好他理智地没有露馅,努力摆出哀痛之色道:“陛下本身就有旧疾,再加上吃了这么多丹药,这丹药之中有铅毒,日积月累,积在体内,时日久了,便是无解的毒药,本来……还可再坚持一些时日,才可能毒发,可谁想到……”
张安世一脸悲怆,接着道:“谁想到,今日……这徐真人的真面目被揭穿,陛下震怒之下,气急攻心,因此……才至现在这般。”
说着,他看向朱高炽道:“姐夫,赶紧让瞻基回京吧。”
朱高炽下意识地点点头:“去……去让瞻基……火速回京吧……”
下一刻,朱高炽像是想到了什么什么随即又道:道:“还能坚持几日……”
张安世幽幽地道:“这……可说不清……不过……应该没有多少时日了。”
朱高炽只沮丧地点点头,眸光闪动,眼中泪光闪烁,一时无言。
张安世宽慰道:“人有生老病死,姐夫不必悲伤,趁着陛下还有一些精力……迟一些……只怕要召大臣来觐见了。”
朱高炽顿时明白,这是要开始走程序了。
这样急着召集大臣,唯一的可能就是……时间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了。
他一脸哀痛,看一眼亦失哈。
亦失哈慌忙道:“奴……奴婢……去安排,不知明日可否……”
张安世立即道:“现在天色确实已晚,只是……依我看……还是能有多早便多早,不可延误,一个时辰之后吧。”
“那时候天已黑了……”亦失哈诧异道。
张安世沉重地道:“事不宜迟。”
这四个字,宛如千钧巨石一般,一下子将亦失哈最后一丁点的希望,压成了粉末。
他骤然明白……
可能连今夜……都未必能熬过去了。
第512章 遗诏
亦失哈有一种说不出的悲痛,只恨不得痛苦出声。
可此时,他却不得不忍下,朝朱高炽行了一个礼,道:“请殿下拿主意吧。”
张安世和亦失哈都看向朱高炽。
其实……一切的真相,只怕也只有和朱棣交谈过的张安世最为清楚了。
可张安世却是不能说,毕竟这是陛下的密旨。
不过说与不说,张安世也不必有其他的担心。太子的性情,实是至孝,而陛下也显然也已试探出了这一点。
因此……在这种绝对信任之下,张安世一点也不担心自己这个姐夫,会在这个时候做出什么错误的决策。
果不出张安世所料,朱高炽毫不犹豫地道:“召诸臣觐见,召皇孙朱瞻基入京,将那徐真人千刀万剐,处之以极刑。”
张安世和亦失哈便道:“是。”
朱高炽随即就道:“本宫去看看父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