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久久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547节
小说作者:上山打老虎额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2.77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47:36
  陈礼想都没想,就立即道:“让卑下的侄儿去吧,这个小子,还算堪用。”
  他的侄子陈道文,上一次立了大功,如今已是千户了。
  张安世对陈道文是有印象的,还觉得那家伙办事很不错。
  不过他并不是一个丧尽天良的上司,于是很是实在地道:“福建那边的情况,你知道吗?那里染了鼠疫。”
  陈礼脸色微微一变,却还是道:“道文这个小子,反正去岁生了一个儿子了,卑下和他的今日,是公爷您给的,只要陈家后继有人,也没什么牵挂的。若是公爷不放心,卑下和陈道文一块儿去。”
  见陈礼这般,张安世摇头:“你年岁大了,不要轻易冒险,就让陈道文去吧,放心,我自有办法。”
  照例,又是叫陈道文来,坐下一道吃饭,而后说清楚了情况。
  陈道文倒是没什么犹豫,应承下来,照着张安世的吩咐,休息了一夜,到了次日,一辆马车驮载着一车货物,他带着点选的十几个校尉,便出发了。
  张安世随即下令,开始在栖霞和三县开始加大垃圾的清扫,并且想办法让人填平水洼,同时修书至南直隶各府,教他们也加紧办理。
  可就在此时。
  一封书信,送到了宁国府。
  “恩府……”
  吴欢匆匆地将一封书信交到了蹇义的手里。
  蹇义抬头看了吴欢一眼,道:“何事?”
  “朝中来了一封书信。”
  蹇义一脸疑窦,因为吴欢的样子,显得很小心翼翼。
  若是寻常的书信,本不必如此。
  蹇义点点头,接过了书信,只看了一眼,随即将书信搁下,抬头凝望着吴欢道:“京城要出事了。”
  吴欢皱眉忧心道:“出事?”
  蹇义道:“鼠疫即将要爆发。”
  吴欢倒吸一口凉气,随即就道:“若如此……那可了不得?恩府,我们要早做打算,未雨绸缪啊。”
  蹇义摇头道:“不能作打算,陛下严令,不得泄露,这一封书信送来,已经冒了极大的风险了。”
  吴欢下意识地道:“却不知是谁……”
  话在这里突然断了,他没有继续问下去,似乎觉得问下去不合适,转而道:“既如此,恩府,现在该如何打算?”
  蹇义眯着眼:“筹措粮食,才可有备无患。你想办法,再找士绅。”
  吴欢不由为难地道:“前些日子,为了安置流民。就求爷爷告奶奶才得了三万石粮,现在……真的挤不出来了。大家都在抱怨,说是日子过不下去了。”
  蹇义有些愤怒,怒道:“太平府只靠税赋,就得了四五倍之于从前的粮赋。宁国府下设七县,耕地是太平府的一倍以上,却如何三万石粮,还需求告?”
  吴欢道:“张安世那是横征暴敛,惹得天怒人怨,可是恩府,此等君子不齿之事,恩府若是为之,必为百姓所不齿啊。”
  蹇义一下子清醒过来,他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为,吴欢说的对。
  于是深吸一口气,才道:“哎……罢了,想想办法吧,无论如何,教各县筹措一些粮。”
  吴欢只好道:“是,学生这便去斡旋一二。”
  ……
  朱棣严令保密,可一日不到的功夫,京城里便传出了消息,鼠疫出现了。
  一时之间,人心惶惶。
  于是开始流言四起,最先开始的,是一些富户逃亡。
  张安世一大清早,便又被叫到了宫中。
  朱棣此时,正大发雷霆。
  张安世入殿的时候,朱棣破口大骂:“朕是如何说的?此为绝密,便是要防范人心浮动!可是这才多久?全京城便都知道了。”
  张安世环顾四周,便见这殿中,还是昨日的那些大臣。
  只见朱棣又道:“是谁走漏了消息,置江山社稷于不顾?现如今,莫说是鼠疫要害人性命,单这人心惶惶,就不知要教多少人被害死。”
  朱棣显然是气的不轻。
  毕竟这是亲口交代的事,可转眼之间,消息就传出,而且有鼻子有眼。
  朱棣扫过每一个人,心里思咐着可能传出消息的人。
  他冷笑道:“查,彻查,今日不查出,朕决不轻饶。”
  杨荣此时倒是镇定了,思绪清晰地道:“陛下,事已至此,眼下该想办法安民才是。何况若是百姓四处逃亡,若他们也带有鼠疫,那么临近各府县,也都可能要遭殃了。”
  朱棣深吸一口气,努力将心头的怒气压下了几分,才沉声道:“现在安民,还有何用?这出城的人,已是络绎不绝。可此等大疫,又能逃到哪里去?只是朕万万没料想到,消息竟是这么快就走漏。朕再三嘱咐,却还是泄露了出去。你们不都是圣人门下吗?莫非没有听说过君不密失其臣,臣不密失其身,几事不密则成害这样的话?”
  “陛下,臣等万死。”
  朱棣那好不容易压下的一点火气,又腾腾地烧了起来。
  他已是急得跳脚,审时的目光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掠过。
  “今日不查出,谁也别想出殿。”他大喝一声,才又落座,目光看向刚刚进来的张安世道:“张卿,你来查。”
  “是。”张安世定定神。
  他深吸了一口气,环顾了四周,他很清楚,在座的每一个大臣,几乎都是朝中重臣,而且陛下急着今日就要知道结果,若是他一时不慎,冤枉了人,便要糟糕。
  于是他道:“陛下,臣希望……调取一些外头流言蜚语的讯息。”
  朱棣道:“不必你去调取,亦失哈,你拿给他。”
  亦失哈点头,随即取了一张奏报,送到了张安世面前。
  他朝张安世笑了笑道:“这是东厂从外头采来的一些讯息,虽是杂乱无章,说什么的都有,不过奴婢……也仔细看过了,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。”
  张安世点点头,低头看奏报,紧接着,皱眉起来。
  里头的信息果然很杂,而且真真假假的消息都有,有些是有鼻子有眼的,有些是故意夸大的,也有的……消息更为准确。
  张安世仔细翻阅了几次,才抬头道:“陛下,臣敢断言,这个消息……是从宁国府开始传出的。”
  朱棣一愣。
  杨荣等人,也都狐疑都看着张安世。
  胡广忍不住道:“威国公,你要查仔细。”
  那刑部尚书金纯脸色微变:“是啊,此事关系重大,岂可只通过只言片语,就如此断言,若弄错了,是要出大祸的。”
  张安世不客气地看了一眼金纯,便道:“我这样说,自然有我的道理,金部堂就不必好意提醒了。”
  朱棣其实本以为,这事未必能查出来,之所以暴跳如雷的要立即查出,其实也是怒极之下的口不择言而已。
  可哪里想到,张安世这家伙,竟是片刻功夫,就似乎已有了主意。


第309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
  金纯听罢,脸色微微一变,很不客气地看着张安世。
  此时,却听张安世朝朱棣道:“陛下,这些传言之中,臣之所以判断是出自于宁国府,是因为……”
  他顿了顿,轻松惬意的样子道:“因为谣言是渐变的。”
  “渐变?”朱棣挑了挑眉,若有所思地看着张安世,似乎也在等着张安世的下文。
  便见张安世接着道:“就好像,有一个人传出一个消息,传到第二个人耳里,会开始被人添油加醋,直到传到第三人,第四人的耳里,又会逐渐离谱一样。”
  “所以要找到消息的源头,其实很简单,那就是哪一个谣言,越是接近事实的真相,那么十之八九,这可能就是消息的源头了。”
  朱棣大抵明白了:“张卿继续说下去。”
  于是张安世继续道:“这里头,是东厂从各地采风的消息,京城里头,已经开始到处谣传,已死了上千人,甚至还有说,京营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人死亡,很明显,这些消息十分离谱。”
  顿了顿,张安世接着道:“这就证明,这消息的源头绝不是出自内城。”
  朱棣又点了点头,他越发觉得张安世这个家伙,思维逻辑上似乎与大多数人不同。
  这就叫专业!
  其实通过许多的东西,对数据和讯息作为分析和判断,现在几乎是官校学堂的重要课程之一了。
  张安世继续道:“消息不是出在城中,这反而让臣十分狐疑。因为传出消息者,就在臣等中间,在此的诸公,无一不是位高权重,照理来说,如果他们传出消息,那么消息的源头就一定是在城中。毕竟……南直隶很大,而他们很难与应天府之外的人产生什么联络。所以臣格外关注了太平河和宁国府的舆情。”
  朱棣便道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太平府是因为有卿家,而宁国府,是因为有蹇卿?”
  张安世一脸笃定地道:“对,臣不客气的说,南直隶的其他知府以及诸官,想要结交今日这殿中的人,根本就不够格,能与朝中诸公产生联系者,除了臣的太平府,便是宁国府了。”
  “正因如此,所以臣格外的关注了栖霞和宁国府的舆情。栖霞那边的流言,多是内城已死伤数千人,甚至还说……满城都是死鼠,陛下……这很明显,栖霞的讯息,更为离谱,他们所收到的,一定是自京城里传出来的二手消息,若是源头自栖霞,那么这传播出去如此耸人听闻的消息,怎么传到了京城,反而死的百姓还减少了呢?”
  “我们都知道,流言最大的特征,就是经过一个个人的口耳相传之后,会不断地数字膨胀的,就好像陛下对臣说今日吃了胃口好,吃了半斤肉,那么从臣口里传至第二人口中,说陛下胃口好,所吃的肉,绝不会是在半斤以下,根本原因就在于,人们之所以津津乐道的流言,就在于越是耸人听闻和夸大,才更具传播性。”
  杨荣等人,起初听到张安世言之凿凿说什么宁国府,似乎一开始都认定了张安世多半是想要挟私报复。
  毕竟,张安世与蹇公现在不太对付。
  可现在,听张安世这么一说,却不得不钦佩……张安世至少逻辑上立得住脚。
  以他们的智慧,自然是一点即通。
  那金纯的脸色微变,却也不得不压下了火气。
  朱棣此时问道:“那么为何是宁国府?”
  “因为这些多消息里,宁国府的消息是最为准确的,其中东厂所采到的流言之中,多是一些京里已死三十余人,这虽然也有夸大,自是因为,消息的源头已经受到了污染,人们口耳相传,那些不够惊悚的消息,早已被更夸大的流言所掩盖。不过……将他们的消息样本和京城、栖霞相互对照,臣敢拿人头作保,这消息必是出自宁国府。”
  张安世随即,义正词严地继续道:“而有鉴于宁国府距离京城也有一些距离,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自宁国府传出消息,这宁国府……上下,除了蹇公之外,臣根本想不出还有人与这殿中的大臣们结交,甚至还能劳动诸公之中,有人不辞劳苦,亲自放出消息去。”
  朱棣拧起了眉头,道:“蹇义?”
  朱棣的脸色越发的不好看,面色发冷。
  杨荣等人沉默了,说实话,他们不敢说张安世说的必定是真相,可至少……这应该是最接近真相的逻辑了。
  见陛下大怒,金纯连忙拜下道:“陛下,这不过是……推断而已,没有真凭实据……”
  张安世笑了笑道:“任何事,只要做了,就一定会有痕迹,既然已经有了推断,想要找到证据,反而变得轻而易举了,其实要彻查,也很简单,那就是若是真有人传消息给蹇公,那么走漏出消息的,也必不是蹇公亲自走漏,定是他身边的人,围绕着这个线索,将负责他文书和书信处理的人一拿便知。”
  “再者,既是有人传出书信,而且消息如此之快,必是快马,马不停蹄的话……只要查各家府邸的马匹状况就清楚。而传信之人,也必是心腹之人……这些人,有几个昨夜离京,也就一目了然。要查的手段很多种,顺藤摸瓜,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。”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967页  当前第547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547/967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