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久久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235节
小说作者:上山打老虎额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2.77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47:36
  朱高炽拍了拍他的肩道:“你不要悲痛。”
  张安世点点头:“我不悲痛,不,我悲痛……”
  朱高炽道:“见了父皇也不要害怕,父皇三番五次,教你不必恐惧。”
  张安世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
  朱高炽点点头,还想说什么,只是因为神情憔悴,愣了片刻,竟是无词。
  好不容易才道:“这几日你没有去看瞻基,瞻基很想念你。”
  “待会儿我就去见一见。”
  “嗯。”
  其他的大臣也到了。
  来给朱高炽见礼。
  朱高炽只点点头,此时的他,没有了以往的亲和,反而多了几分孤傲。
  解缙见朱高炽的样子,心里摇头,太子殿下……果然不是干大事的人,太心慈手软了,本来这一次……汉王……不,那朱高煦死在安南,实在再好不过,何须自寻烦恼。
  他面上没有什么表情,其实早已感受到,解缙对他的疏离,这种感觉,让他的心沉到了谷底,只是此时……却依旧还是没事人的模样。
  等众人入殿。
  便见朱棣在武楼里。
  来的有二三十人,都是位于中枢的文武大臣。
  众臣行礼……朱棣只颔首点头。
  ……
  一封来自安南的快报,火速传递宫中。
  这快奏直接送的,便是通政司,不需经过兵部。
  拿到了快奏之后,一看征夷大将军朱能的落款,通政司的宦官也不敢怠慢,连忙朝着武楼疾奔而去。
  ……
  朱棣深吸一口气,他总算是恢复了平日的神态。
  他笑了笑:“今日有几件事,一并议论吧。先论北平,朕已下旨,命赵王朱高燧回京,北平镇守有了空缺,诸卿以为,谁可担当大任。”
  众臣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
  朱棣沉吟道:“此人关系极大,卿等难道没有人选吗?”
  这事解缙几个,是不方便发表建议的。
  就算发表了,朱棣也不会听。
  徐辉祖沉吟片刻:“实在不成,就让臣去吧。”
  徐达当年就镇守过北平,负责整个针对关外的军事。
  而徐辉祖为人稳重,又是朱棣的大舅哥,连徐辉祖都清楚,可能自己是最好的人选。
  朱棣听罢,道:“朕也思量,该让徐卿去,镇守北平,责任不小。”
  徐辉祖看了看朱棣,其实他想临走的时候,说一点什么,不过这个时间点,又说不出口。
  朱棣道:“不过也不必急着出发,北平的军将不少,都是朕信任的,等赵王朱高燧入京之后再说吧。”
  “臣遵旨。”
  朱棣又道:“关于此番征安南的事,朕得到了不少的奏疏,众说纷纭,朕思量了一下,还是要召众卿告诫一二,安南的军务,除粮草和补给之外,朕与诸卿,就不必再商议了,征夷大将军朱能自可料理。”
  解缙等人行礼:“臣等遵旨。”
  朱棣目光落在朱高炽身上:“朕这几日,心绪不宁能,往后除吏部和兵部的事要报上之外,其余的事,太子可自行处置,不必事事奏报,有什么事,太子与文渊阁还有六部,商议着来办。”
  朱高炽行礼:“臣遵旨。”
  朱棣深深看了朱高炽一眼:“你也不必伤心,这世上的事,总有天数,知道了吗?”
  朱高炽勉强笑了笑:“儿臣知道了。”
  朱棣拍拍朱高炽的肩,温和的道:“你是一个憨厚的人啊,可是……你是储君,有时也不能一味的宽厚,掌握好度量吧。”
  朱棣随即,道:“至于朱高煦人等的事,朕知道,百官已经交头接耳了。”
  说到这里,朱棣的表情突然凝重起来:“甚至还有人私下里说了许多是非,有人幸灾乐祸!”
  此言一出,骤然之间,这殿中突然变得紧张起来。
  几乎所有人都屏住呼吸。
  朱棣目光落在了解缙身上:“解卿家,你是文渊阁大学士,这些流言蜚语,你有耳闻吗?”
  解缙骤然觉得如芒在背,他小心翼翼道:“臣……臣没听说。”
  朱棣突然勃然大怒:“是吗?你怎么会没听说?”


第154章 龙颜大悦
  朱棣恶狠狠地盯着解缙。
  解缙心里惶恐,于是忙是拜在地上,诚惶诚恐地道:“陛下,外间流言蜚语,本就大多不能尽信,有人胡言乱语,可能是有的,可陛下何须在意?此魑魅魍魉也!”
  朱棣却是冷飕飕地看着解缙。
  突然道:“是吗?”
  解缙只觉得恐惧极了,伴君如伴虎,从当初陛下引他为心腹,再到太子对他的疏远,陛下的喜怒不定,让他觉得应付起来有些吃力。
  最重要的是,解缙不知道,陛下到底知道一些什么,是不是锦衣卫……还是什么人,当着陛下的面说了什么。
  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之下,是很容易做出错误判断的,而一旦做出错误的判断,就会让他自己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。
  此时,朱棣道:“造谣生非……这样的人该如何处置?”
  解缙道:“当诛!”
  朱棣道:“这是你说的。”
  接着,朱棣看向张安世道:“今日邸报,要记上。”
  张安世:“……”
  原来以为,朱棣掌握了什么真正的动向。
  却是朱棣早就预判了百官的预判,这件事肯定闹的沸沸腾腾,想来一定会有许多人私下里说着许多的怪话。
  可朱棣的“仁君”,是将来的“文皇帝”,那么一定是宅心仁厚,不忍杀戮大臣的。
  既然朱棣宽仁,可又要杀人该怎么办?
  自然是吓唬一下解缙,解缙乃士林领袖,在读书人中有极好的口碑。
  最重要的是,他负责编修《文献大成》,之所以这种修书的工作被人视为荣耀,不只是它能带来巨大的声望。
  除了声望,还有巨大的利益。
  没错,巨大的利益!
  因为想要让自己的书,或者自己祖先所写的书入选《文献大成》,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啊,所以某种程度,《文献大成》的总编纂,本质上相当于评委会的主任。
  若是书能被《文献大成》收录,自然要对这位总编纂感激涕零,四处吹嘘他乃天下第一才子,若不是才子,怎么会慧眼如炬呢?
  现在朱棣一吓唬,解缙恐惧极了,这是他亲口说造谣生非者当诛的。
  那么就见诸邸报,少不得提及一下,张安世连标题都想好了:“文渊阁大学士解缙上言,大臣、生员妄议国政者,当诛杀。”。
  解缙这时才心里惊呼上当,可此时……除了无奈苦笑,也不敢再说什么。
  朱棣落座,叹了口气道:“这个时候,京城一定要稳住,自己若是都乱了阵脚,岂不让那安南人有机可乘?”
  说着,他的目光落在一个人的身上:“丘卿家……”
  “臣在。”丘福连忙出班。
  朱棣淡淡道:“倘若朱高煦人等有失,朕……欲亲征,五军都督府,也要提早做一些准备。”
  不等朱高炽说一声父皇不可轻动。
  丘福已是主动请缨:“臣愿为陛下先锋。”
  这些日子,他是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生觉,他那傻儿子,总是在作死的边缘徘徊。
  丘福真的累了,心很累。
  朱棣颔首道:“此事……再议,先等消息吧。”
  丘福默默叹了口气,就道:“臣只怕……已是凶多吉少,安南人狡诈,诱敌深入,偏偏……哎……”
  兵家而言,这是死地,朱棣靖难的时候,遇到过许多险象环生的情况,却也绝对干不出一头扎进对方布下的口袋里的这种事。
  他只能叹息,对丘福道:“倘使真有这个万一,丘卿家节哀吧。”
  丘福却道:“陛下……”
  他本想说节哀,但又觉得晦气,于是耷拉着脑袋不言。
  朱棣道:“朕欲亲征,诸卿怎么看待?”
  解缙不言。
  倒是胡广和杨荣二人皱眉,他们想说点什么。
  战争对于他们而言,并非是好事,数十万人马啊,这么多的青壮,抛弃生产,国家的钱粮像流水一样的流出去。
  而且几乎每一次战争,都会引发地方上的人力紧缺,因为壮丁们都被征发去运输粮食,甚至作为辅兵作战了。
  佃农不足,士绅们的土地要耕种,往往需要让出更大的利。
  这就引发了天下州县,几乎是普遍的反对对外用兵的思潮。
  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个反对战争的理论基础。
  现在陛下又要加码,杨荣和胡广担心的是,只怕下头又要闹起来。战事若是拖个几年,可能就成了杨广征高句丽一样的悲剧了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967页  当前第235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235/967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