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久久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645节
小说作者:沙漠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4.65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31:09
  这里的茶很好,而霍勉之也是茶道高手,亲自沏茶。
  “他接下来会怎么做?”霍勉之脸色有些凝重,给秦逍倒了一杯茶,语气还是有些担忧。
  秦逍含笑道:“霍大人觉得他会如何?”
  “我想不出来。”霍勉之摇头道:“不过几乎可以断定,榆关那边的粮草已经告竭,就算现在安排调粮送过去,那边也要饿上两天肚子。”凝视秦逍,皱眉道:“恕我直言,将军是否就等着榆关那边发生兵变?”
  秦逍含笑道:“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,所以我事先会将所有的变化都考虑在其中。”
  “将军的智略,让人钦佩,也让人害怕。”霍勉之苦笑道:“榆关看来是真的守不住了。”顿了一顿,才问道:“敢问将军,粮队藏匿军械,是否是将军安排?”
  “霍大人为何会这样说?”秦逍淡然一笑:“自始至终,粮草都是由你手下的田世朝经手,车队也都是他的人,藏匿军械又如何与我有关?”
  霍勉之叹道:“事到如今,将军又何必瞒我。我在这里躲避两天,淳于布便是再愚蠢,也知道我是有意而为。我没有出面调粮,不仅得罪了淳于布,也已经与辽东军交恶,他们是绝不会放过我。”
  “淳于布昨日就已经准备让我将矛头指向大人。”秦逍道:“他为了保全榆关,几乎没有犹豫,就将你出卖。霍大人,你应该明白,虽然令郎被辽东军收编,但自始至终,他们从未将你当成自己人。”
  霍勉之道:“我明白。辽东军盘踞东北百年,汪兴朝一党在这边根深蒂固,这群人都是早先东征渤海的将官后裔,他们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,我曾在朝廷为官,而且在此之前与辽东军没有任何渊源,他们当然不可能真的将我视作自己人。”
  “但是我可以保证,朝廷依然会将你视为自己人。”秦逍正色道:“霍大人是精明人,从我出关的那一天开始,你就应该知道我是代表朝廷前来制衡辽东军。大人如果协助我们控制辽西,那便是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,圣人英明,也不会愧对霍大人。”
  霍勉之若有所思。
  “昨日淳于布对我说,霍大人在东北兢兢业业办差,只是为了求名。”秦逍微微一笑,道:“我也觉得确实如此。不过却并非淳于布所说的沽名钓誉,霍大人这样做,只是为自己正名。”
  霍勉之身体一震,抬头看着秦逍。
  “当年在吏部当差,霍大人与同僚时常发生争执,因此受到许多人的排挤,究其原因,当然不是霍大人真的有什么问题。”秦逍叹道:“我在京都待了一阵子,对各部官员的品行颇为清楚。那些人大多数只是尸位素餐,他们想的不是帝国,想的只是自己的前程,所以疏于自己的差事,想的都是如何钻营,在那种环境中,如果与他们同流合污倒也罢了,可是若真的实心办差,反倒成为异类,受排挤也是理所当然。”
  霍勉之苦笑道:“看来秦将军对各部的情况确实很了解。”
  “霍大人那时候年轻气盛,自然是有着满腹抱负,对差事也是尽心尽力。”秦逍凝视霍勉之道:“我完全能够理解霍大人当时的心境,你那时不过二十出头年纪,比我大不了几岁,所以心里想些什么,我很清楚。你一腔热血,一心报国,却因此和同僚格格不入,最终被他们排挤调往东北。离开京都的那一刻,霍大人心中想必很是悲凉,也满腹委屈。”
  霍勉之端起茶杯,仰首饮了一大口,神情感慨。
  “你到东北不改本心,依然尽心办差,甚至到如今也从不懈怠,这并非是霍大人真的想要效忠辽东军那帮人,归根结底,只是希望为自己正名,一吐心中的郁气。”秦逍眼中显出敬意:“如果你真的与辽东军串通一气,又为何在他们大肆圈地占田的时候,却没有强占一分良田?以你的地位,只要和公孙尚他们同流合污,占有几百倾良田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”
  霍勉之眼角跳动,却没有说话。
  “你所做的这些,无非是想让当初那些排挤你的官员看到,你的能力远胜过他们。”秦逍凝视霍勉之,平静道:“你甚至希望圣人看到,当初被排挤出吏部,并非是你不堪大任的缘故,而是那帮尸位素餐的家伙妒贤嫉能而已。”
  霍勉之长叹一声,道:“想不到二十多年过去,第一个如此理解我的人竟然是秦将军。将军说的不错,我自幼苦读,遍观史书,我大唐曾经强盛无匹,那时候的唐人心中满是荣耀。我只希望能够为大唐尽一份力,再次让我大唐威震四海。只可惜空有抱负,却无施展的手段。反倒是来到东北,辽东军那帮人并没有打压,而是让我尽展所能。我知道他们只是将我当做治理地方的一件工具,可是比起一生怀才不遇,能够一展所长,就算是死,也不会太遗憾。”
  “正因如此,我才对霍大人心存敬意。”秦逍正色道:“我也相信,明珠不会一直蒙尘,霍大人既然有心要为大唐强盛添一把力,就一定有尽情施展才华的机会。”顿了顿,才道:“霍大人一心想要让大唐重现当初的强盛,可是如果辽东军始终霸占东北四郡,甚至让朝廷失去对东北的控制,我大唐的荣光又如何能够重现?”


第1104章 救兵
  淳于布在广宁城等了足足两天,耐心耗尽。
  “朗将,他们是有意躲避你。”一名随从校尉见得淳于布脸色难看,忍不住小心翼翼道:“那个霍勉之肯定已经投靠了龙锐军,他们故意避而不见,就是希望榆关那边因为缺粮生变,用心险恶至极。”
  淳于布冷笑道:“霍勉之这是在自寻死路。”
  “可是如果榆关那边真的生变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校尉担忧道:“朗将身在广宁,周校尉被秦逍囚禁,榆关如果现在发生兵变,朗将不在关隘,没有人能镇得住。”
  淳于布握起拳头。
  “一旦那边生变,龙锐军肯定不会错过机会。”校尉咬牙切齿道:“他们一定会打出平定叛乱的旗号,出兵攻打榆关。幽州那边肯定也会抢攻,到时候榆关就是两面受击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  淳于布之前虽然知道事态严重,却还真没有往这边想,但在广宁城耗费两天时间,秦逍和霍勉之避而不见,他心知自己已经陷入一个恐怖的陷阱之中。
  可是明知道自己已经身处绝境,却偏偏无力反击。
  “你们觉得该怎么办?”淳于布沉默许久,终于问道。
  几名部下面面相觑,谁也不敢多说,毕竟事到如今,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。
  “我现在快马加鞭赶回去也没有用。”淳于布苦笑道:“弟兄们无粮可食,都指望着我给他们带去粮草。我没有回去,他们还存有希望,盼着我能带粮草回去,若是空手而归,弟兄们立时便会绝望,那时候就算我在关隘,也无法阻止事态恶化。”
  “末将当初就觉得两个月送一次粮草存在着极大的风险。”校尉忍不住道:“都护府那边担心关隘不受节制,始终不准许咱们有多余的库存,若是平安无事倒好,一旦出现粮草迟误,就是天大的麻烦。现在被龙锐军抓住了弱点,串通霍勉之耽搁粮草,这是要将咱们往死里整。怪只怪都护府那群……!”虽然心中忿忿,但说到这里,却也不敢再说下去。
  淳于布脸色难看,冷声道:“现在说这些没有任何用处。”咬牙道:“秦逍这狗杂碎,当真是阴险狡诈,老子迟早要扒了他的皮。”但心里却清楚,自己能不能扒秦逍的皮还不好说,秦逍这次是真的扒了自己一层皮。
  “朗将,朗将……!”淳于布正自一筹莫展心中恼火至极,听的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随即见到一人连滚带爬进来,气喘吁吁道:“宋……宋大人进城了……!”
  淳于布自然认得这是自己麾下的一名小军候。
  入城之时,跟随自己前来广宁的二百骑兵只有十余人被获准入城,其他人全都留在城外等候,好在城中送去了帐篷和干粮,不至于让那些榆关骑兵在城外忍饥挨饿。
  这军候也是滞留在城外,此时却突然出现在面前,淳于布还真是有些意外,一时没有反应过来,问道:“宋大人?哪个宋大人?”
  “都护府的宋清源宋大人。”军候喘气道:“他已经带人入城,现在正往郡守府去。”
  淳于布赫然起身,惊喜交加道:“是副都护宋清源宋大人?”
  安东都护府在武宗皇帝在位之时便设立,统管东北四郡,最高长官自然是都护,其下则有一名副都护,另有长史和司马等职。
  都护总揽军政大事,长史协理军务,司马协理政务,而副都护则是主持司法刑律,实际上大唐各都护府的副都护,俱都挂有刑部侍郎的虚衔。
  淳于布正一筹莫展之际,陡闻掌管司法刑名的宋清源赶到,无疑是溺水之人抓到救命稻草,欢喜不已。
  “都护府鲁统领率领三百都护府精兵护卫宋大人抵达。”军候道:“宋大人在城外遇见我们,了解了一下情况,便吩咐小的跟随入城,入城后宋大人直接去了郡守府,吩咐小的告知朗将,如果方便,尽快去郡守府说明情况。”
  淳于布和手下几人都是欢欣鼓舞。
  本来他已经陷入绝境,万想不到峰回路转,宋清源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及时抵达。
  仅凭自己之力,确实无法与秦逍对抗,不过加上宋清源,局面可就大大不一样。
  宋清源非但赶到,都护府那边甚至派来鲁统领,而且带来三百精兵,这当然是振奋人心的消息。
  他对鲁统领自然是十分熟悉,大家都是出自辽东军,鲁统领大名鲁长河,也曾是辽东军中的悍将,不但勇武过人,而且对汪兴朝忠心耿耿,正因如此,才被辽东军推到了都护军统领的位置。
  榆关军只能镇守榆关,辽东军则是坐镇东北的帝国军队,按照大唐军律,没有兵部和北院的调令,不但擅自调动兵马,唯独都护府卫军直接受都护府节制,听从都护的调派,在东北四郡,只要有都护的军令,可以调动到东北四郡的任何一处地方。
  淳于布顿时底气十足,领着手下几人快马加鞭来到郡守府,之前郡守府已经由龙锐军接管守卫,但此刻淳于布已经看到都护卫军接管了郡守府,不见龙锐军的踪迹,心下更是振奋,心想宋大人果然是雷厉风行,一到这边,立刻便将龙锐军从郡守府这边赶走。
  宋清源年过五旬,掌管司法刑律多年,浑身上下自有一股阴鸷威严气度,淳于布见得宋清源,就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见到父母,只觉得终于找到了排解委屈的靠山,参见过后,宋清源请了淳于布落座,开门见山道:“都护大人得知辽西发生劫银大案,辽西郡尉乔明水卷入其中,派遣本官前来彻查此案。可是在城外,听朗将手下人说,就在本官赶来辽西的途中,又发生了一起大案,而且与朗将有关?”
  淳于布左右看了看,宋清源已经道:“你但说无妨,我已经下令鲁统领接管郡守府的防卫,龙锐军的人都已经撤离。”冷笑一声,道:“都护府的兵马已经抵达,他们没有理由继续守在这里。”
  “大人,这是一场阴谋。”淳于布再也忍不住,将事情的前前后后详细禀报,从龙锐军封锁鹰嘴峡导致粮道不通,再到入城之后霍勉之下落不明,没有任何的隐瞒。
  宋清源抚须不语,若有所思,半晌过后才道:“你觉得这一切都是龙锐军周密计划?”
  “一开始末将还想不通。”淳于布是榆关守将,而榆关兵马在名义上隶属都护府节制,虽然宋清源主管司法刑律,并不掌理兵权,但毕竟是都护府的二把手,自然也是淳于布的上官,淳于布对宋清源倒是颇为礼敬,轻声道:“不过现在已经理清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。”
  “粮车藏匿军械,事情不小,你交接的时候,为何没有自己检查?”宋清源眉头锁起,他掌管刑律,一下子就能看出此案对淳于布最不利的地方,沉声道:“发现军械,那可是在你接收之后,他们完全可以说是在你的手里发现了藏匿军械。”
  淳于布阴沉着脸道:“大人,这就是秦逍歹毒之处。封锁鹰嘴峡,迟延粮草供给,是他们精心设计好,目的就是为了一箭双雕。”
  “怎么讲?”
  “粮草迟迟无法抵达,守关将士无粮可用,就很可能会造成兵变。”淳于布目光如刀:“这就是他们第一个目的,利用粮草造成榆关兵变,他们就可以打出平定叛乱的旗号,出手攻取榆关,将榆关从咱们手里夺了去。”
  宋清源微微颔首,淳于布继续道:“第二个目的,就是要制造军械案。关隘的粮草迟迟无法抵达,末将派出校尉周凡,却被他们找理由扣押,如此一来,末将就不得不亲自前往鹰嘴峡处理此事。他们料定末将一定会亲自赶到鹰嘴峡,甚至料定末将急于将粮草运到榆关,所以会在鹰嘴峡直接与户曹的官员交接粮草,而他们早就在粮车之中藏匿军械,用于构陷末将。”
  “你是说他们料定你不可能检查粮车?”
  “是!”淳于布点头道:“运往榆关的粮草共有一千五百石,装运的车辆超过百辆,如果这支粮队抵达榆关,交接的时候,自然是一辆车一辆车仔细检查,细细核对。可当时粮队在鹰嘴峡,龙锐军数百兵马在旁虎视眈眈,末将不可能派人将粮食全都从车上搬下来检查,他们料定一定会如此,末将也被他们算计在其中,确实落入了他们的圈套。”
  宋清源想了一下,才道:“粮中藏刀,你觉得是谁所为?是龙锐军找到机会偷偷往车上藏匿军械,还是那些军械本就是辽西户曹的人所为?”
  “末将不能肯定。”淳于布肃然道:“不过若以末将的猜测,幕后主使除了秦逍,霍勉之很可能早就参与其中。田世朝是霍勉之的人,粮队是由田世朝亲自安排,如果他听从霍勉之的吩咐,故意在车上藏匿军械,用以栽赃陷害末将,那是大有可能。”


第1105章 开堂
  宋清源神情冷然,不屑道:“霍勉之当年被朝中官员排挤,调到东北,如果不是大将军爱才,他不过是一介尘埃。如今不思大将军的恩惠,竟然与秦逍勾结,简直是岂有此理。”
  “大人,幸亏你及时赶到。”淳于布急道:“还请大人赶紧下令,调粮出来,末将带粮日夜兼程赶回榆关,否则此番真的要被秦逍一党奸计得逞。”
  宋清源微微颔首,问道:“霍勉之现在何处?”
  “至今都没有出现。”淳于布轻声道:“末将在郡丞府上下打听,竟然无一人知道他的下落。”
  宋清源皱眉道:“如果找不到霍勉之,这事情就难办了。”
  “大人是副都护,难道郡丞府那帮人敢违抗大人的吩咐?”淳于布道:“让他们出具文书调粮,他们不敢不从,只要有调粮公函在手,秦逍难道还敢阻拦衙门办差?”
  宋清源冷笑道:“你还真当秦逍那么容易对付?如果他真那般容易把捏,朝廷又怎会派他来东北给咱们添乱?霍勉之失踪不见,肯定是秦逍策划,故意要拖延调粮。你方才说过,秦逍在你面前故作痛快,声称只要有了霍勉之的调粮公函就会放行,这句话就大有问题,他只认霍勉之,不认郡丞府,郡丞府其他官员就算出具调粮公函,他也不会买账。”
  “他只认霍勉之签署的调粮公函,却又将霍勉之藏起来,这就是要置末将于绝境。”淳于布道:“大人,广宁负责榆关的粮草后勤,霍勉之身在其位,却不谋其事,可以治他失职之罪。”
  宋清源叹道:“他并非没有调粮,你不是说他已经调了一千五百石粮食送往榆关,途中已经交接到你手中,又如何治他失职之罪?”
  淳于布一怔。
  “粮草并非是他不送去榆关,而是粮中藏刀,为了调查军械案,粮队只能返回广宁。”宋清源道:“这如何能挑出他的毛病?”
  “可是他不在郡丞府,故意躲避……!”
  宋清源道:“郡丞的职责,是协理郡守处理辽西政务,供应粮草后勤只是其中一部分。你说他故意躲避,到时候他只需要说自己去帮其他差事,没有时间待在郡丞府,你能说出什么话?既然敢躲开,他们就一定想好了说辞,又怎会轻易被抓到把柄。”
  “这……这可怎么办?”淳于布心急如焚,“大人,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榆关出现变故,落入秦逍的圈套?”
  “霍勉之找不到,可是田世朝难道也消失了?”宋清源眼珠子一转,问道:“田世朝现在何处?”
  淳于布忙道:“事涉军械案,田世朝回城之后,就被秦逍麾下的宇文承朝派人看管起来,现在还待在自己的宅子里。”
  “很好。”宋清源抚须含笑道:“本官从辽阳过来的时候,只知辽西发生劫银案,奉都护大人之令,要严加彻查,直到进城之前,才晓得又发生军械案。秦逍和霍勉之存心不让咱们从仓库里调粮,如今粮仓又被秦逍控制,我们确实无法立刻从仓里调出粮食来,这笔账先不必急着算。”顿了顿,才道:“当务之急,确实是要解决榆关缺粮的事务,既然不能从粮仓下手,就只能从运回城中的粮队下手。”
  淳于布听得宋清源已经想出对策,心下欢喜,急道:“大人有什么好主意?”
  “劫银案先不急着办,咱们先办军械案。”宋清源冷笑道:“秦逍和霍勉之既然躲避不见,那正好,趁他们不在,咱们立刻办了军械案。本官既然查办此案,那么粮队就属于办案赃物,可由本官处理。今日我们就派人清点粮车,盘查过后,车上若有军械,只将军械扣留下来,粮草按照既定计划日夜兼程送往榆关。”
  淳于布拱手感激道:“大人英明。”皱眉道:“可是如果秦逍和霍勉之得到消息,知道达人要立刻审理军械案,会不会……会不会跑回来阻扰?”
  宋清源淡然一笑,道:“淳于朗将这两天为何心急如焚?”
  淳于布一怔,心想宋清源怎地明知故问,却也只能道:“找不见他二人,粮草无法调动,末将自然是心急。”
  “这不就得了。”宋清源笑道:“他们如果真的忍不住跑出来,岂不正中朗将下怀?只要霍勉之一出面,就该立刻办理送粮事宜,他只要有丝毫耽搁,本官立刻就查办了他。”
  淳于布想了一下,才道:“大人,若是立刻审办此案,末将是否也要上堂?”
  “那是自然。”宋清源颔首道:“不过你放心,你往堂上走一遭,也只是做做样子。秦逍虽然手握兵权,却没有资格参与审理此案,他就算跑出来,也无权过问审案之事。霍勉之是田世朝的上官,而且还是辽西郡丞,倒有资格参与旁听,但他不敢在这种时候露面,所以这起案件,很快就能审理清楚。”
  淳于布忙道:“大人,末将不担心秦逍插手,他若是真的站出来掺和,到时候咱们东北四郡官员一起参他个越权扰政,他吃不了兜着走。”皱眉道:“末将现在只担心田世朝那条狗真要急了,会胡乱咬人。”
  “你担心他栽赃你?”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1024页  当前第645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645/1024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