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今樊家联合诸多西陵世家拥戴伪皇子李陀,这旗杆也就竖了起来,西陵百姓本就听从于西陵世家,再加上这面旗帜,叛军自然是占尽了人和之利。”宇文怀谦神色凝重:“在目前为止,西陵叛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,背后还有兀陀汗国,朝廷没有对西陵轻易出兵,乃是上策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”抚须道:“樊子期和李陀既然能够秘密训练出一支骑兵,那么他们的谋反自然不是临时起意,筹划多少年咱们无法确定,但这些年他们必然是精心准备,至少从关内购买了多少粮食,咱们就很难清楚。”
秦逍立时想到自己在樊郡黑阳城内见过的粮仓,里面储存的粮食不在少数,而且那肯定只是其中一处储粮之所。
“至少在一两年之内,西陵并不担心粮食出现问题。”宇文怀谦道:“他们背后兀陀汗国,用矿石从兀陀换取牛羊,也是补充一些粮食。”
秦逍微微点头,道:“李陀和兀陀人正处在如胶似漆的时候,按照二爷的说法,此时确实不易出兵西陵。”
“朝廷封锁嘉峪关,不是担心西陵叛军打进来,他们还没有那个实力。”宇文怀谦淡淡一笑,道:“西陵最大的收益,从来都是贸易,大唐与西边的贸易越是繁盛,西陵便越是繁华,钱粮满仓,可是切断了商路,西陵的赋税至少会下降一半,封锁的时间越长,叛军的困难就会越大。如果他们觉得背靠兀陀汗国,有兀陀汗国的支持能够挺下去,那就是大错特错了。”
“二爷是说兀陀汗国不会一直支持他们?”
“兀陀曾经是北方图荪人的小部落,在大漠各部争斗的时候,被强大的部落打的无计可施,这才长途跋涉,迁徙到了昆仑关外。”宇文怀谦淡淡笑道:“他们本来只是在昆仑关外最荒凉的地方定居生息,可是百年之间,他们已经成为昆仑关外最强大的汗国,贪婪成性。兀陀汗王想要得到八部的拥护,就必须带着兀陀八部扩张疆域,如此才能受到属民的敬畏,也才能保证汗王之位稳若泰山。”
“所以兀陀人最大的爱好,就是扩张土地?”
“正是。”宇文怀谦点头道:“比起西域,兀陀人对中原沃土更是垂涎三尺,大唐强盛之时,他们不敢轻举妄动,可是一旦有机会,便会张口血盆大口扑过来。西陵是进入关内的必经之地,所以兀陀人图谋大唐的第一步,便是要将西陵吞下去,这就是十七年前兀陀骑兵攻入昆仑关的原因。”顿了一顿,终是拿起秦逍给他倒的那杯茶水,喝了一大口,显然是有些口渴,放下茶杯后才继续道:“兀陀人和西陵叛军狼狈为奸,那是各取所需,叛军需要利用兀陀人来抵挡大唐,而兀陀人无利不起早,支持叛军的最终目的,就是先让西陵彻底摆脱大唐的控制,支持李陀裂土为王。”
“一旦西陵自立成为事实,大唐自然会切断与西陵的贸易,西陵就只能依靠兀陀汗国。”秦逍也已经明白过来:“兀陀人便可以逐步渗透进入西陵,先将李陀作为傀儡,等到时机成熟,便可以直接将西陵吞下。”
宇文怀谦肃然道:“不错。兀陀人利用李陀叛军与大唐为敌,等到西陵和大唐势成水火,西陵就只能完全依靠兀陀汗国,那时候兀陀汗国再提出各种条件,李陀不答应都不成。兀陀人现在给李陀一两银子的支持,日后会十两百两收回去。”
“李陀那伙人难道不明白兀陀人的阴谋?”
宇文怀谦淡淡道:“他们当然明白,不过至少目前兀陀人对大唐有所顾忌,在完全渗透甚至控制西陵之前,兀陀人担心将西陵逼得急了会再次投靠大唐,所以暂时不敢轻举妄动。兀陀人这是温水煮青蛙的法子,李陀那帮人便是再愚蠢,也不可能不明白兀陀人的机心。”
秦逍皱眉道:“既然如此,李陀为何还愿意与兀陀人联手?”
“如果我没有猜错,裂土为王根本不是李陀的真正目的。”宇文怀谦一双眼眸冷峻起来:“西陵只是他积攒力量的临时地盘,他们真正的目的,是借助兀陀人的支持发展力量,最终入关。所以他们并不在乎有朝一日兀陀人将西陵吞下去,他们要做的,是汲取西陵的血液,再利用兀陀人的支持,在大唐西北握成一只有力的拳头,时机一到,便会将拳头打出来。”
秦逍万没有想到宇文怀谦将西陵的局势看得如此之深,隐隐明白什么,问道:“二爷,李陀会不会暗中早已经与南疆慕容家有勾结?”
“这不是没有可能。”宇文怀谦缓缓道:“李陀自称是大唐的皇子,既然挂上了这个旗号,就不可能只是偏居一隅,我甚至担心他用不了多久,便会在西陵登基称帝,以大唐李氏皇族自居。虽然大唐表面上看去天下太平,但各州郡蠢蠢欲动的人不在少数,而且许多人都觉得当今圣人得位不正,甚至有人一心想要恢复李唐,如果李陀自居李氏皇族,那就是一面危险的旗帜,很多势力就会跟着打出兴复李唐的旗号,跟随在李陀身边发起叛乱。”轻叹道:“真要到了那个时候,李陀是不是真的皇子已经不重要,重要的是只要有这面旗帜就足够,即使李陀是假冒皇子,却也会被别有居心之辈拥戴成真的皇子。”
第540章 群狼环伺
秦逍感觉喉咙里有些发干。
沉默了片刻,他才开口问道:“圣人知不知道李陀的图谋?”
“圣人虽然是女流,但以她的智慧,当然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。”宇文怀谦端坐在椅子上,虽然刚刚从狱中出来,身上还穿着囚服,但他的坐姿却是笔挺。
秦逍立刻问道:“朝廷将会如何应付?”
“封锁嘉峪关,就是对付李陀的第一步棋。”宇文怀谦想了一下,才缓缓道:“切断了西陵与关内的通道,不但可以让西陵赋税大减,而且会让西陵迟早陷入粮食危机。西陵和兀陀现在是互相利用,面上保持和睦,可是时间一长,双方必然会离心离德。李陀那伙人绝不甘愿被兀陀人所控制,时间拖得越长,双方的矛盾也会越深,不出三年,西陵便会陷入内忧外患。”
秦逍双手十指交叉,问道:“二爷的意思是说,封锁了嘉峪关,不去管他们,西陵迟早会不攻而破?”
“封关过后,对西陵自然是有打击,但大唐也会受到影响,商路断绝,对帝国的赋税也会大大削弱。”宇文怀谦正色道:“西陵可以撑上三年,但是朝廷却也必须争取时间,在这三年之内,无论利用何种手段,都必须让那些意图动乱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。只要关内不乱,李陀就没有胆子也没有实力入关,等到他们崩溃之时,朝廷派一支兵马出关,至少有七成把握可以一举拿下西陵。”
秦逍微微颔首,道:“大唐眼下最大的对手,就是南疆慕容,只要南疆慕容在这三年之内不轻举妄动,便可以耗死李陀。”
“南疆慕容自然是实力不弱,不过裴孝恭麾下数万大军布防在南线,南疆军即使有所动作,也未必能够突破南线防御。”宇文怀谦若有所思:“置若北方的图荪人,近些年听说杜尔扈部的汗王铁瀚率领麾下铁骑吞并了不少部落,实力也是一日比一日壮大,不过想在三年之内成气候甚至挥师南下,几无可能。而且太史存勖统帅北方四镇驻守北部防线,图荪人也是不敢轻举妄动。”
秦逍道:“如果南疆慕容和图荪人都不敢轻举妄动,那么三年之内,关内应该不会出现大的战事,李陀也等不到入关的机会。”
“本来我只是担心渤海会生出事端。”宇文怀谦轻叹道:“无论是南疆还是北方图荪人,虽然不会第一个出手,可是一旦帝国发生战乱,这一南一北两头豺狼一定会冲出巢穴,向大唐扑过来。渤海国当年臣服大唐,那是被我大唐铁骑踩在脚下的无奈之举,靺栗人反复无常,而且睚眦必报,自始至终,从没有真心归附大唐,甚至视我大唐为生死之敌。现如今渤海是由渊盖建把持,据我所知,此人野心勃勃,极其好战,渤海不但已经恢复了元气,而且向外扩张,这种人迟早会将刀锋指向大唐。”
秦逍在西陵自然也见过不少渤海人,但对渤海国知道的却并不多。
“不过现在来看,渤海国的威胁固然不小,但最大的威胁,反倒是王母会了。”宇文怀谦皱眉道:“十年前,他们就有手段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发展处数万信徒,现在过去十年,他们在暗中发展,已经拥有多少信徒难以估计,一旦这帮人突然起事,我都难以预测会出现怎样的局面。”
秦逍沉默了片刻,才道:“他们不但发展信徒,而且还从那些信徒手中骗取了大量的财物,如果这十年来他们真的一直在秘密活动,无论是信徒还是财产,都是庞大的数目。”
“能够做到如此隐秘,甚至连朝廷的耳目都很难察觉,亦可见这帮人实在很有手段。”宇文怀谦眼角微微跳动了一下,肃然道:“我现在只担心一种可能,如果真的是那样,目今的形势就已经十分严峻了。”
秦逍立刻猜到宇文怀谦心中所想,道:“二爷是担心王母会和李陀有勾结?”
“不错。”宇文怀谦点头道:“能够设计夺下西陵,李陀和樊子期那伙人自然不是泛泛之辈,机心了得,谋划周密。他们既然出手,自然就对拿下西陵之后的事情也做了谋划。李陀当然也能想到,朝廷一旦不出兵,只是封锁嘉峪关,以拖延来削弱他们,不给他们入关的机会,他们最终也将一事无成,西陵最终也将重归大唐,既然如此,他们为何还敢这样做?细细想来,最大的可能,便是李陀确信三年之内,关内一定会乱起来,而且他们一定不是指望南疆慕容甚至北方图荪人率先出手。”
秦逍冷笑道:“他们在等王母会掀起叛乱?”
“这是最大的可能。”宇文怀谦看着秦逍道:“唐军的两支主力分别驻守南北两边,腹部空虚,除了京都有神策军卫戍,地方各州的大营兵马都不多。其实这也正是因为圣人登基之后,三州七郡叛乱,圣人才对地方各州的兵马加以限制,最高不超过五千人的编制,就是担心地方州军叛乱。如果王母会蛊惑信徒造反,地方各州仓促之下,未必能应付的过来。”沉默了一下,才道:“前朝的天师道叛乱,几个月之内,蔓延到全国各州郡,最后花了足足七年的时间才将天师道叛乱平息下去,却也因此元气大伤,否则李唐也未必能够取而代之。”
秦逍神色更是凝重,想到无辜百姓被王母会蛊惑,造成天下大乱血流成河,心下悸然。
“如果王母会的规模当真能够与前朝的天师道一样,在帝国各州蔓延,地方各州无兵可用,就不得不调动北方四镇甚至是裴孝恭的兵马平乱,如此一来,图荪人和南疆慕容当然不会错失良机,而西陵李陀自然也就等到了入关的机会。”宇文怀谦神情凛然:“所以当务之急,便是要弄清楚王母会到底有何图谋,而且必须让各州大营全力戒备,以防万一。”
此前秦逍只是觉得朝廷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出兵西陵,收复西陵同时为黑羽将军报仇雪恨,但宇文怀谦今日一番话,才明白大唐的局势远比自己所想要严峻的多。
“二爷为何不写一道折子,将其中利害呈奏给圣人?”秦逍道:“你见微知著,写好折子之后,我可以帮你呈给圣人。”
宇文怀谦摇头道:“我身份低微,没有上折子的资格。而且这些也都是我个人的猜想,并无十足的证据。也许你们所见到的王母会众,只是当年王母会的些许残党,并没有遍布各地,甚至没有形成气候,如果贸然上书,宫里只怕会是觉得危言耸听。”
秦逍心想宇文怀谦这话倒是不错。
自己也只是在雍州见到了小股王母会众,所见到被蛊惑的村民也不过几百之众,除此之外,他们发展了多少信徒,是否只是在雍州活动,自己还真是一无所知,如果仅仅只几百号人,当然不可能对帝国形成任何威胁,此种情况下,如果贸然上书,还真有可能被圣人以为是危言耸听。
“可是一旦事实真的如同二爷所想,朝廷却没有任何准备,真要等到王母会造反,那时可就不堪设想了。”秦逍皱眉道:“这事儿二爷不必上书,回头我上折子提及一下,只盼朝廷能够早做准备。”
宇文怀谦微微颔首,起身道:“今日多谢秦大人还我清白,让我能够走脱牢笼。家中还有老妻,多时不见,她一定挂念不已,卑职先告辞,回家去看看。”
“二爷且慢。”秦逍也起身道:“有一件事情还想和二爷商量。”
“秦大人有什么吩咐,尽管示下。”
“不敢。”秦逍知晓眼前这位宇文家的二老爷见识了得,绝非常人,也难怪长义候会对他心存忌惮让他前来京都为质,恭敬道:“圣人有旨,令我整肃大理寺,去芜存菁。这大理寺许多官员无才无德,不堪大用,自然是要将他们从大理寺赶出去,二爷今日也看到了,刑部当街问罪四名大理寺的官员,我相信刑部并没有诬陷他们四个,所以这四人大理寺肯定是不能再用了。”
宇文怀谦不置可否,也没有说话。
“二爷在吏部担任员外郎,听说因为……嗯,吏部的官员对你颇有些排挤,吏部郎中宋士廉宋大人举荐你来大理寺,不知二爷意下如何?”
“宋士廉?”
秦逍点头道:“如果不是宋大人提到你,我也不知你被关在京都府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宇文怀谦叹道:“我也奇怪,自入狱之后,所有人对我们都是不闻不问,为何此番大理寺会突然要审理,原来是宋大人在背后相助。”苦笑摇头道:“我在吏部多年,有名无实,也没有真正当过什么差事。吏部多我不多,少我不少,我这条命是秦大人救下,若是有能为秦大人效力的地方,自然不会拒绝。”
秦逍欢喜道:“二爷是答应了?那可太好了,我马上向吏部那边发调任公文,将二爷调用到大理寺,二爷先回去歇息几天,这边办好之后,我会派人将调动公函给你送过去,等你休养好了,便可以来大理寺办差了。”
宇文怀谦沉默了一下,终究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向秦逍拱了拱手,这才转身退下。
第541章 马夫
秦逍回到太平坊的时候,正是夕阳西下时分。
骑着大马在自家宅前停下时候,秦逍看着门前的一尊石狮子,石狮子边上斜靠着一名衣衫偻烂的男子,一动不动,就像死了一般。
秦逍翻身下马,拴好马,直接过去敲开门,看门人打开门,秦逍这才冲着石狮子边上那乞丐般的男子问道:“他是什么人?”
“这人一个多时辰前就靠在那边,小人驱赶几次,他都不理会。”开门人轻声道:“刚才喊了他两声,也没有动静,不知是不是死了。”
“让人死在家门口,那还了得。”秦逍皱眉道:“过去瞧瞧,到底怎么回事,要真是饿了,给他些吃的就好。”
看门人不敢违抗,轻手轻脚走过去,伸手在那人肩头推了推,那人却忽然抬起头,蓬头垢面,看门人还真是吓了一跳,问道:“是要饭的?要饭怎么要到太平坊来?”
那乞丐似乎懒得理会,双臂环抱,并不搭理。
“你要是饿了,我去给你拿些吃的。”看门人道:“你要是不饿,现在赶紧离开这里,这是大理寺秦少卿的府邸,再不离开,可要派人来抓你了。”
秦逍已经背着手走过来,打量那乞丐一番,问道:“你是丐帮的?”
乞丐翻了个白眼,声音却很是冷漠:“是不是丐帮的与你何干?”
“你这人怎么不知好歹。”看门人顿时急了:“怎敢这样和我家老爷说话,还不快走。”
乞丐站起身来,看了秦逍一眼,似乎有些不满,转身便要走,秦逍却叫住道:“等一下。”
乞丐停下脚步,也不回头,秦逍含笑道:“你会不会喂马?”
“有马料,是个人都会。”乞丐没好气道。
秦逍道:“我看你东游西荡,也没个营生,要不要我给你个饭碗?我府里正好缺个马夫,你要是愿意,留下来帮我喂马,一日三餐肯定管饱,比你到处要饭强得多。”
看门人诧异道:“老爷,让……让他喂马?”
“府里空空荡荡的,不正好缺人吗。”秦逍叹道:“宫里赐了两匹宝马,还有我这匹黑霸王,那都是良驹,当然要人伺候。”向那乞丐道:“不过在我这里做事,头半年管你衣食,没有工钱,若是干的不好,半年后你就滚蛋,要是干得好了,再留下你继续喂马,那时候再给你开工钱,你愿不愿意?”
看门人顿时就明白了秦逍心思,暗想原来老爷不是善心大发,而是想找个不要工钱的马夫。
乞丐似乎犹豫了一下,终是回身问道:“饭菜管饱?”
“肯定管饱。”秦逍笑道。
乞丐点头道:“好,我帮你喂马,不过不能等半年,三个月,你要是觉得合适,三个月之后就开始给我工钱。”
秦逍犹豫了一下,道:“也罢,三个月就三个月,不过府里的几匹马你都要喂好了,要是哪匹马瘦了,不但要将你赶出去,你还要赔钱。”努了努嘴,道:“跟我先去马厩看看那两匹马。”又转身看着那看门人道:“老沈,你是工部派过来的人,工部那边对你是怎么安排?”
看门人老沈急忙道:“回老爷话,小人本是工部的杂役,派过来的时候,那边交代说,要是老爷觉得小人能干,就留下来伺候府上,若是……若是不行,就回去工部继续做事。”
“有没有官职在身?”
“没有没有。”老沈尴尬笑道:“只是做力气活的,在工部的时候,给那些老爷们端茶倒水打扫庭院。”
“我瞧你这几天也很是辛苦,你要是愿意留下来,以后就帮着看门,府里人不会多,事情应该也不多,不过每个月的工钱,肯定要比你在工部多,你意下如何?”
老沈差点要跪下来,欢喜道:“老爷看得上,那是小人上辈子修来的福气,小人必会尽忠职守报答老爷的知遇之恩。”
老沈自然不会真的只是为了那点工钱欢欣鼓舞。
小秦大人如今是朝中炙手可热的新进臣子,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理寺少卿,日后自然是前途无量。
所谓宰相门前三品官。
能够留在少卿府,自己的身价倍增,日后登门拜访的人不会少,自己虽然只是个看门人,那帮官员老爷也不敢小瞧自己,甚至还能得些小赏赐,那些赏赐可是比工钱要丰厚的多。
底层的奴仆有奴仆的活法,对他们而言,能够在达官贵人家的府邸当差,也就是步步高升了。
秦逍也不多言,进了府里,乞丐也立刻跟了上去。
老沈站在门前,挺直胸膛,目光扫过门前大街,顿有一种斜睨天下的豪情。
马厩在府里的西南角,秦逍此前已经见过,太仆寺也早将那两匹皇家宝马送到了府里,就安顿在了马厩里,这两天一直都是老沈负责喂马。
乞丐跟在秦逍身后,走了好一段路,秦逍终于停下脚步,回过身来,看着乞丐摇头道:“比起上次扮无常鬼,你的演技退步很多,今天完全不在状态。”
“我陆小楼给人做事,从来都是拿银子办事。”乞丐冷冰冰道:“上次帮你去吓唬卫家的那个总管,你就没给工钱,如今又要我给你喂马白干,你是趁人之危。”
这乞丐竟赫然是暗影箭陆小楼。
“陆大侠,你可知道什么叫做走投无路?”秦逍叹了口气:“紫衣监到处都在找你的下落,满京城除我之外,没有一个人能帮你。我收留你在这里避难,那是担了天大的风险,你还好意思开口找我要工钱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