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都市异能,尽在奇书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你好啊!2010_分节阅读_第548节
小说作者:不是干扣面   小说类别:都市异能   内容大小:1.61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5-12 22:33:15
  “说的真对。”程行起了身,给了这算命女子看相的钱。
  那算命女子连忙谢过,然后转身离开。
  “哪里说的对?”姜鹿溪俏脸通红,然后说道。
  “因为她不算,我们也是会这样走过这一生的。”程行笑道。
  姜鹿溪抿嘴,未语。
  只是想着刚刚那算命女子所说的话。
  美眸里却是闪烁着这天地下最美的光。
  而在白堤回断桥的大路上,那算命女子看了看压在那五十块下面的两百块钱,嘴角笑的合不拢嘴。
  刚刚她转过身要给那男生算命时。
  那男生的手放到了桌子下,他的手里晃了晃两张百元的红皮钞票。
  那一刻的算命女子,便知道这手相该怎么看,这命该怎么算了。
  ……


第396章 忆江南
  月亮已经出现,湖中已有月影。
  平湖秋月,以平静无波的湖水而得名。
  这里的湖水很平静,不像断桥白堤岸边的湖水那般湍急。
  因此月亮落于平静的湖水中,倒是比程行上次白天来时漂亮了不少。
  上一次程行来此游玩,是真不觉得这平湖秋月的景观有什么好的。
  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,也被拥挤的人潮褪去了那副古色古香的景色。
  此时,倒还真有些好看。
  从这里望去,能看着亮起的雷峰塔。
  夏夜的明月与湖面的湖水交织在一起,让这湖光山色变得更加美丽了起来,要不是此时还属仲夏之际,尚未入秋,刘禹锡描写洞庭湖的那句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,运用在西湖这里,倒也贴切的紧。
  夜晚的风,就不像是傍晚时分那样一会儿热一会儿凉了。
  此时只有清凉的风,没了热的风。
  仲夏夜的清风拂面而来,很是清爽。
  程行与姜鹿溪又在这里坐了一会儿,然后便开始往回走。
  前面是浙省博物馆等景区。
  再继续往前走还能到雷峰塔。
  只是雷峰塔晚上到了顶上也没了一览众山小的景色。
  浙省博物馆这个时候已经闭馆。
  因此,他们也只能沿路返回。
  程行带着姜鹿溪,从靠近宝石山左边的地方从白堤的岸边返回。
  这一路的荷花很多,能听许多蝉鸣,也能看到不少沿着荷花飞行的白鹭。
  夏季的白鹭是很多的,而西湖的白鹭更多。
  它们在夏夜的空中穿梭,偶尔点在湖里的水草和荷花上,留下一道白色的惊鸿。
  稍远处,还有两只水鸭从湖水里探出头来,然后伸伸翅膀,立在湖水中。
  它们像是一对在晚上清风不燥时,出来互相依偎在一起吹吹湖风的情侣。
  荷花,湖水,夏夜,清风。
  明月,白鹭,蝉鸣,水鸭。
  这是一副很美的景色。
  姜鹿溪在荷花前驻住,看起了这美丽的一幕。
  难得此时这一边的游人很少。
  姜鹿溪便向鸟儿一样张开了自己修长的臂膀。
  然后闭上眼睛,享受着夏夜里的清风明月,听着蝉鸣,感受着荷花的芬芳,享受起了此时西湖边难得清静美丽的一幕。
  这到了夏日刚刚盛开的荷花很香。
  姜鹿溪站在岸边就能随着西湖的风,闻到一阵又一阵的荷花香气。
  荷花有一种清香,是那种非常淡雅的花香,非常怡人。
  这种青素淡雅的香,姜鹿溪很喜欢。
  眼前的这一幕也很美。
  而在这幅很美的画卷里。
  程行觉得,站在荷花旁,看着白鹭纷飞细嗅着荷花芬芳的姜鹿溪最美。
  于是程行便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幕。
  程行给她拍照,姜鹿溪自然能感觉到。
  她的脸红了红。
  不好意思再继续看了。
  便睁开眼睛,放下张开的手臂,然后转移话题道:“你不是很有才懂的很多吗?在古代那些描写西湖的诗人里,有没有专门描写白鹭的诗词?”
  正好此时旁边有个戴着眼镜的老人跟老伴相扶着走到这里,他听到姜鹿溪的话,倒是笑着说道:“小姑娘,你这倒是有些为难他了,这描写西湖的诗词啊,以黄莺和荷花最多,次之是鸥鸟,这描写白鹭的,可还真没多少。”
  古今名家,写西湖者颇多。
  但写西湖白鹭者极少。
  当然,要说有,也是有的。
  只是若非钻研此道的大家。
  这种很偏门的诗词,又怎么可能会知道。
  所以他才说,这姑娘有些为难她那男友。
  姜鹿溪闻言便忙说道:“要是没有,可以现做一首,只要符合诗词规律就行。”
  姜鹿溪本来也只想想转移话题随口说的,本来她以为,这西湖白鹭那么多,西湖在古代文人心里的地位又那么重要,基本上许多文人都不只在西湖留下了一首诗词,以为会有不少关于白鹭的诗词呢,结果听这老人一说,竟然这么少。
  所以她便直接改了口。
  姜鹿溪怕程行做不出来,还说了只要符合诗词规律就行。
  对于程行来说,不管诗词好坏,只符合诗词规律,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。
  “只求押韵对仗的话,这现做一首倒也不是太难,只是现在恐怕就算是这格律对仗,很多学生也都已经不懂了吧?还是有些难的。”这老人能看得出来,这一对年轻情侣应该是刚上大学的大学生,应是暑假时来此游玩的。
  若是专攻这方面的学生,诗词的平仄对仗倒好懂些,只符合规律,不论好坏,倒也能做的出来,只是现在这方面的学生可是太少了。
  所以这女孩儿出的题,依旧是挺难的。
  姜鹿溪闻言则是眨了眨眼。
  对于别人来说,自然是难的。
  但对于程行,这应该不难。
  程行笑道:“古人在西湖的文章上,描写孤山寺和荷花以及黄莺的诗词确实很多,但要说描写白鹭的,虽然少,但也并不是没有。”
  程行说完后笑道:“宋代欧阳修有一首词,叫《采桑子·何人解赏西湖好》,何人解赏西湖好,佳景无时。飞盖相追。贪向花间醉玉卮。谁知闲凭阑干处,芳草斜晖。水远烟微。一点沧洲白鹭飞。”
  那老人闻言眼睛一亮,忍不住放开相扶的老伴,鼓起了掌来。
  “欧阳修这首描写西湖的词,知道的可没那么多。”他笑道。
  这人是西湖附近浙工大中文学院的中文系教授,或是很喜欢西湖的风景,又或者是为了锻炼身体,不管刮风下雨,酷暑严寒,他每晚都会跟老伴一起在西湖边走走,感受独属于西湖的人文气息。
  到了这里,都成了文人墨客,在西湖旁,每人都能吟诵上几首关于西湖的诗词,但最多的都是欲把西湖比西子,或者是暖风熏得游人醉以及毕竟西湖六月中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,他就很喜欢听这些人吟诵这些诗词。
  但除了这些诗词之外,更多的关于西湖的诗词听到的就少了,只有一些真正关于从事文学事业的游客,才能吟诵出一两首。
  而程行刚刚说出的这首,无疑还是挺偏门的。
  虽然偏门,但却是极好的一首词。
  只是如果说刚刚程行说出的这首欧阳修的采桑子,只是让老人觉得程行很是博学,读了不少书,让他觉得很好的话,那接下来程行的话,就让老人觉得有些震惊了。
  “要说做,也能做,刚刚我就想到了一首能符合鹿溪所说的诗词。”程行笑道:“西湖好,白鹭点青蒲。红藕花香薰短棹,南风湖里偎双凫,人醉晚风扶。
  “《忆江南》?”老人惊讶地问道。
  “正是。”程行笑道。
  程行做的这首词,正是跟白居易所做的《忆江南》三首一样,都是以《忆江南》的格律对仗去做的。
 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,细细品味起了刚刚程行即兴所作的这首《忆江南》。
  他之所以肯定程行这首《忆江南》是即兴之作。
  是因为老人几乎知道所有名家所写的关于西湖的诗词。
  而在这些诗词当中,是绝无这一首的。
  所以这绝不是这学生胡乱背诵别人的诗词。
  他细细品味了一番后,然后忍不住赞叹道:“好一个白鹭点青蒲,好一个红藕花香熏短棹,好一个人醉晚风扶,特别是这最后一句人醉晚风扶,真是绝了。”
  “过奖了,只是恰巧符合我这朋友的格律对仗而已。”程行笑道。
  “不不不。”那老人忙摇头,说道:“可不只是格律对仗那么简单,只是格律对仗,不讲好坏,熟悉韵律对仗的人都能做出这《忆江南》来。”
  “但你做的这首《忆江南》可不一样,算得上是一首上乘佳作了。”他笑道:“白鹭点青蒲,应了你这女友的题,而这青蒲还用了典,王维在《皇甫岳云溪杂题·鸬鹚堰》中有云:‘乍向红莲没,復出青蒲颺。’”
  “这青浦,指的就是水草的意思,而这一典故,要比你刚刚吟诵的那首欧阳修写白鹭的诗,还要偏,就算是中文系的学生,恐怕都没有多少知道的。”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678页  当前第548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548/678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你好啊!2010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